<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中助的詩詞(645首)

    46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十》 宋·蘇轍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兩従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46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蘇轍

    揚子江心瀉鏡龍,波如細縠不搖風。
    宮中禁捧秋天月,長照人心助至公。

    463 《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轍

    壽康朝謁蚤,長信燕閑多。
    不有圖書樂,其如晝漏何。
    玉宇宜朱夏,壺冰生晚涼。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464 《臘雪五首》 宋·蘇轍

    長恐冬無雪,今朝忽暗空。
    細聲聞簌簌,遠勢望蒙蒙。
    濕潤猶兼雨,傾斜半雜風。
    豐登解多事,歡喜助三農。

    46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虜廷一意向中原,言語綢繆禮亦虔。
    顧我何功慚陸賈,橐裝聊復助歸田。

    466 《巫山廟》 宋·蘇轍

    山中廟堂古神女,楚巫婆娑奏歌舞。
    空山日落悲風吹,舉手睢盱道神語。
    神仙潔清非世人,瓦盎傾醪薦麋脯。
    子知神君竟何自,西方真人古王母。

    467 《復次韻》 宋·蘇轍

    滕王閣在誰攜手,徐孺湖寬可放情。
    楚客解書南國恨,秦箏助發上林鶯。
    系匏獨負杯中物,擁鼻和逢洛下生。
    問得長須添夢想,蓬窗燈火達天明。
    〈近遣仆至鐘陵,還言定國與黃君魯直會于舟中,燈火終夜而去。
    〉主

    468 《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 宋·蘇轍

    女子勿言弱,男兒何必強。
    君看張夫人,身舉十五喪。
    頭上脫笄珥,篋中斥襦裳。
    筑墳連丘山,松柏郁蒼蒼。

    469 《孔毅父封君挽詞二首》 宋·蘇轍

    交契良人厚,家風季婦賢。
    詩書中有助,蘋藻歲無愆。
    象服期他日,恩封屬此年。
    神傷自不覺,吊客問潸然。

    470 《收蜜蜂》 宋·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
    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里鬧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

    471 《燕貢士》 宋·蘇轍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桑鸮同變響,蘋鹿共和鳴。
    秋晚槐先墮,霜多桂向榮。
    清尊助勸駕,急管發歡聲。

    472 《送饒州周沃秀才免解》 宋·蘇轍

    少年工作賦,中歲復窮經。
    驥老終知道,劍埋新發硎。
    束裝鄰里助,答策友朋聽。
    還似臨淄貢,隨風起北溟。

    473 《次韻王鞏九日同送劉莘老》 宋·蘇轍

    頭上黃花記別時,樽中淥酒慰清悲。
    畫船牽挽故不發,紅粉留連未遽離。
    小雨無端添別淚,遙山有意助顰眉。
    十分酒盞従教勸,堆案文書自此辭。

    474 《龍川道士》 宋·蘇轍

    昔我遷龍川,不見平生人。
    傾囊買破屋,風雨庇病身。
    頎然一道士,野鶴墮雞群。
    飛鳴閭巷中,稍與季子親。

    475 《上知府趙侍郎二首》 宋·魏野

    往哲英靈在,重生出鎮初。
    傳巖存舊跡,棠樹認前居。
    美化民歌實,流言帝覺虛。
    暫來淹外郡,再入老中書。

    476 《和臧奎秋夜書懷》 宋·魏野

    林中獨坐欲中宵,落葉紛紛觸壞袍。
    月影漸移蛩韻急,露華初上鶴聲高。
    四時催老秋偏感,萬事縈心夜更勞。
    猶賴清風知我意,頻吹庭竹助蕭騷。

    477 《故樞密宋給事挽歌三首》 宋·楊億

    六龍初展義,七圣盡陪游。
    塞外狼煙起,軍中羽檄稠。
    漢帷方借助,莊壑忽沉舟。
    不奈良臣死,秦醫亦漫求。

    478 《次韻和守邦道人寄編修諸學士之什》 宋·楊億

    修書何幸佐鉛黃,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謁帝,賦成平樂謬為郎。
    孟堅已分酬賓戲,嚴助還思佩郡章。
    共憶東林社中客,滿池蓮葉吐清香。

    479 《龍圖閣會宴應製》 宋·楊億

    冊府藏書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論思。
    中天召宴衢樽滿,乙夜觀文列象垂。
    綵鳯翩翻巢綺閣,靈龜夭矯冠金碑。
    大風發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績熙。

    480 《石硯》 宋·楊億

    磊磊澗中石,成形本一拳。
    墨池遺號古,筆陣用功偏。
    得在燕臺側,採從崑岫巔。
    剖非藏趙璧,練合補媧天。

    * 關于中助的詩詞 描寫中助的詩詞 帶有中助的詩詞 包含中助的古詩詞(6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