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喪道的詩詞(429首)

    381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382 《義獸行》 宋·趙汝鐩

    君不見明皇有象能拜舞,看定祿山瞪目怒。
    又不見昭宗有猴能起居,望見全忠奪臂呼。
    兩朝玩物固喪志,異類報國乃仗義。
    天寶大駕蜀道巡,開平初元唐祚傾。

    383 《胡廷暉畫》 明·張羽

    畫師我識吳興胡,身長八尺蒼髯須。
    目光至老炯不枯,藻繪萬象窮錙銖。
    大兒十歲能操觚,小兒五歲能含朱。
    得錢但供酒家需,時復縱博為歡娛。

    384 《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 宋·艾性夫

    樓無長物只遺編,直當山翁負郭田。
    累世相傳俱掃地,斯文忽喪豈非天。
    不歸老子茶腸里,知墮誰家醬瓿邊。
    我固道窮書更厄,西風危涕倍潸然。

    385 《雪盡》 宋·艾性夫

    雪盡孤峰瘦,家仇老夢寒。
    春鞭雙影動,歲節五更殘。
    努力三餐飯,滋身九轉丹。
    時危從道喪,不敢棄儒冠。

    386 《論語·聞政章四首》 宋·陳普

    善言善行顏閔冉,子貢依然與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喪畢轉依依。

    387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蛇鼠必夜出,鴟鸮以暗鳴。
    有時亦不然,白晝或縱橫。
    風俗昔忠厚,文物當承平。
    一夫負微惹,不逃清議評。

    388 《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宋·方回

    昔聞老萊子,希年奉慈親。
    佯作小兒啼,斕斑采衣身。
    事有異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歲喪吾父,萬里南海濱。

    389 《不寐十首》 宋·方回

    涉世形容悴,違時嗜如偏。
    偶猶身未死,豈為己無眠。
    道喪文趨刻,談高學類禪。
    申生真斃犬,望帝竟啼鵑。

    390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 宋·方回

    酒朋詩友遍人寰,大半雕零喪亂間。
    野曝尚分黃道日,春耕欲老紫陽山。
    少年多病豈知壽,晚節忍窮才得閒。
    身隱亂云萬重外,誰能書札問柴關。

    391 《今秋行》 宋·方回

    八月十五夜賞月,樓臺絲管沸金穴。
    百萬珠簾卷嫩涼,茉莉花闌木犀發。
    八月十八日觀潮,幕帟粉黛迎蘭橈。
    雪山沃天雷動地,出沒工旗爭錦標。

    392 《送杜景齊歸平陽二首》 宋·方回

    君住平陽縣,無家不讀書。
    計偕今已廢,師授未應疏。
    兵革崩騰后,衣冠喪蕩余。
    別懷似難寫,吾道竟何如。

    393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394 《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 宋·方回

    闍婆之國古來有,其人裸體蓬厥首。
    后來改號作爪哇,君僭稱王妻僭后。
    跣足露乳布纏腰,往往自妍不知丑。
    千島萬島南海南,謂遠無虞險可守。

    395 《宿西疇曹教授宅》 宋·方回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飛。
    人生塵土內,別易會合稀。
    我自錢塘來,君從宣城歸。
    初喜望顏色,昔癯今似肥。

    396 《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 宋·郭印

    世道交相喪,從誰見典型。
    圣賢雖泯沒,簡籍尚丁寧。
    學欲追三代,心終醉六經。
    如何資發冢,陂麥詠青青。

    397 《和仲長統詩二首》 宋·郭印

    造化一機,乾坤一殼。
    死生蟲臂,勝負蝸角。
    達人於道,混混殊俗。
    瞽非喪明,刖非卞足。

    398 《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 宋·郭印

    窮居罕人事,來往斷交親。
    粗安鷦鷯居,靡求尺蠖伸。
    坐看柴門外,日飛車馬塵。
    誰能學桔槔,俯仰更隨人。

    399 《史德修挽詞》 宋·郭印

    世道交相喪,古風邈悠悠。
    真純化浮偽,士俗日以偷。
    公生寂寥后,慨然跋前修。
    奧學窮根柢,高文謝雕鎪。

    400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 關于喪道的詩詞 描寫喪道的詩詞 帶有喪道的詩詞 包含喪道的古詩詞(4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