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嚴正的詩詞(475首)

    241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242 《秋晴出游歸偶賦》 明·張掞

    江雨夜來歇,日出殘氛散。
    掩書下帷行,獨步涇邊岸。
    岸竹泛晴光,涇流亂以燦。
    清風吹瀏瀏,誰識水上渙。

    243 《詠馬當山寧江廟》 宋·章劼

    驚濤洶涌江勢惡,一山屹立真環奇。
    正如匹馬勇赴敵,萬夫辟易莫敢支。
    氤氳山腋云氣聚,焜燿廟貌神靈棲。
    風帆浪舶香火盛,旱魃雨厲牛羊刲。

    244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245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246 《三賢祠》 宋·鄭子思

    飛鳳屹立萬仞壁,下有深淵不可測。
    問訊深潘有何物,驕然杰驁護巢穴。
    尋常任意自出沒,砥柱中流噴濤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嬰鱗即粉骨。

    247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248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249 《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 明·劉溥

    我昔曾見《寒林圖》,范寬妙筆天下無。
    千山一白氣栗冽,萬木盡黑云模糊。
    此圖乃是誰作者?布置大抵如臨摹。
    比之寒林勢差小,木石瑣碎何其殊。

    250 《齋居閱東坡定惠院詩次韻遣興》 明·陸釴

    前歲青綾臥玉堂,今年樺燭春坊夜。
    美景良朋往事中,清香宴寢疏簾下。
    天空月白久不寐,雪重枝高坐聞瀉。
    門外材官護衛嚴,城頭烏尾依棲亞。

    251 《鐘山法會詩(八首)》 明·同庵簡公

    洪武五年正月十五日朝廷就鐘山寺大建法會普濟幽冥四年
    十二月十五日上御奉天殿集公侯百官宣諭建會之因禁天下
    屠宰上先齋戒一月以嚴法賦齋戒玉食金盤去八珍,九重齋
    戒諭群臣。

    252 《十一月十日宿陳敬初館中臨別有作》 明·王祎

    歲十一月當嚴冬,江湖水落潛蛟龍。
    蕭條長涂客旅散,而我買棹過吳淞。
    茲行豈為饑餓逼,念子高誼來相從。
    托交同門已十載,蒙被教益開愚蠢。

    253 《過紅石山》 明·王越

    冬來天氣正嚴凝,紅石山高策馬登。
    風向眼中吹出淚,霜于髯上凍成冰。
    平胡豈止如擒虎,用將何須似養鷹。
    記得去年經此地,鐵衣流汗苦炎蒸。

    254 《兩浙寄子栗家書》 明·魏觀

    元年正月初,運使蒞江浙。
    二月開衙門,上下總怡悅。
    明恩隆委任,疏鈍愧忝竊。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殘劫。

    25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256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5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58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宋·蘇軾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
    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259 《橄欖》 宋·蘇軾

    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
    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260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 關于嚴正的詩詞 描寫嚴正的詩詞 帶有嚴正的詩詞 包含嚴正的古詩詞(4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