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面人的詩詞(612首)
521
《送洪使君》 宋·劉克莊
雖擁朱轓貴陽市,清臞兩鬢霜。
判花人競誦,詩草士深藏。
農飽因蠲賦,州貧為救荒。
公歸無愧面,應可見嚴光。
522
《寄李常伯滿粹翁》 宋·王令
我思古人不可見,獨以兩眼紙上求。
苦讀才疲即伏枕,亦冀夢寐從之游。
每疑賢圣世間有,豈獨古出今則不。
心之所藏弗面見,常恨世腹不可搜。
524
《得瑞香于四明》 宋·曾幾
錦樹轉欒海角州,移春檻里見風流。
兩三翠蓋張前面,千百香囊綴上頭。
絕代紅梅相對好,妒人山麝莫來休。
衰翁若被兒童問,入眼還曾有此不。
526
《瓶中梅》 宋·陳與義
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527
《次張亞夫喜雨》 宋·洪咨夔
汴都黍離迷宮壖,金鋪獸面秋風寒。
百年大義冷於鐵,西湖走馬狨絲鞍。
亡秦定必三戶楚,況今南北皆王土。
紫髯青鬢祖豫州,威名迅霆惠如雨。
528
《明妃曲》 宋·白玉蟾
行行莫敢悲,一死復千怨。
脫身歌舞中,姊姒不足戀。
蠻帳紫茸氈,雖卑固不賤。
昔在后宮時,幾見君王面。
529
《清風長吟》 宋·邵雍
宇宙中和氣,清泠無比方。
與時蠲疾病,為歲造豐穰。
起自青蘋末,來從翠樹傍。
得逢明月夜,便入故人鄉。
530
《和宇文內史春日游山詩》 南北朝·庾信
游客值春輝。
金鞍上翠微。
風逆花迎面。
山深云濕衣。
鴈持一足倚。
猿將兩臂飛。
戍樓侵嶺路。
山村落獵圍。
道士封君達。
仙人丁令威。
煮丹于此地。
居然未肯歸。
532
《次韻和文潛暮春即事》 宋·晁補之
南歸見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閑。
寒沖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纈斑。
憐君與我自同調,久渫不食猶寒泉。
功名櫟社直寄耳,顏色不同誰后先。
535
《寄內》 宋·蘇轍
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雖少年少過失。
昏晨定省歲月短,五十還朝定何益。
憂深責重樂無幾,失足一墜南海北。
536
《芙蓉臺》 宋·曾鞏
芙蓉花開秋水冷,水面無風見花影。
飄香上下兩嬋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清瀾素礫為庭戶,羽蓋霓裳不知數。
臺上游人下流水,柱腳亭亭插花里。
闌邊飲酒棹女歌,臺北臺南花正多。
莫笑來時常著屐,綠柳墻連使君宅。
537
《題鹽倉壁》 宋·葛立方
破賊須緡錢,箕斂困郡縣。
孰若嚴矩矱,溟海恣煎煉。
僚寀課惰勤,息入計虧羨。
連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538
《送王東鄉歸天臺》 宋·劉過
千巖萬壑天臺路,一日分為兩日程。
事可語人酬對易,面無慚色去留輕。
放開筆下間風月,收斂胸中舊甲兵。
世事看來忙不得,百年到手是功名。
539
《聽詹溫之彈琴歌》 宋·劉子翚
鳴琴藝精非小道,可惜溫之今已老。
玲瑯一鼓萬象春,鐵面霜髯不枯槁。
自言寡和音,求我為作歌。
號宮韻角可聽不可狀,錦腸繡舌空吟哦。
540
《國香》 宋·張炎
鶯柳煙堤。
記未吟青子,曾比紅兒。
嫻嬌弄春微透,鬟翠雙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無夢、吹到南枝。
* 關于兩面人的詩詞 描寫兩面人的詩詞 帶有兩面人的詩詞 包含兩面人的古詩詞(6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