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重天的詩詞(937首)

    721 《別吳荊溪》 宋·衛涇

    八載江湖甫召還,深言應又忤天顏。
    九重不見饑民色,只看先生兩鬢間。

    722 《臨高臺三首》 宋·吳沆

    高高軒楹日照東,扶桑柱植西昆侖。
    上有明真紫霞客,廝征伯僑役羨門。
    月馭叱前驅,風駟殿后奔。
    靈衣披披溘晻靄,玉斧斷斷除煩冤。

    723 《同季父游東掖能仁寺》 宋·謝伋

    兩寺從分有白蓮,人瞻東掖舊承天。
    重尋貴主布金地,共飲神僧卓錫泉。
    阮叔林閒攜伴侶,支郎社內許留連。
    欲迎瑞相還龕去,香火靈山古佛前。

    724 《和寶月彈桃源春曉》 宋·許志仁

    何年鑿源開混茫,桃香兩岸吹紅香。
    煙消遠浦生微陽,魚舟誤行溪水長。
    溪回岸轉山隙光,疑有絳闕仙人房。
    居民爭出羅酒漿,花間笑語音瑯瑯。

    725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726 《壽母》 宋·怡軒

    又見梅妝碧玉枝,弟兄相聚著萊衣。
    西方佛慶明朝誕,南極星勝壽日暉。
    百歲阿{上彌下女}開九秩,兩房孫子戲重闈。
    年年得侍高堂醉,對坐天花散漫飛。

    727 《送校理梁同年子輔守彭門》 宋·員興宗

    眾萬欣有旗,我興渺無依。
    軻雄去則久,道論何其衰。
    味薄成抱惡,時趨化心低。
    豈謂杳莽中,有子相嬉嬉。

    728 《靈谷山》 宋·曾季貍

    舊聞伯子記,已得靈谷名。
    隱然望此州,奇勝稱山靈。
    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
    喬松數十丈,下有千歲苓。

    729 《送僧歸護國寺》 宋·章得象

    京塵拂盡一囊輕,歸思飄然入杳冥。
    五兩風高飛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鳥窺禪熟,聞呪潭龍起蟄醒。
    他日可容攀社侶,籃與終待叩松扃。

    730 《憶別》 宋·鄭克已

    憶別富公子,山桃兩度花。
    人情皆念舊,客路如家。
    野草連天闊,重山抱日斜。
    寄書無過雁,愁眼眩飛鴉。

    731 《野狐嶺》 元·周伯琦

    高嶺出云表,白晝生虛寒。
    冰霜四時凜,星斗咫尺攀。
    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

    732 《登西岡望龍池諸峰贈馬二山人》 元·周砥

    登臨不陟險,緩步情始暢。
    振衣西岡頭,矯首一長望。
    朝陽匿光彩,宿霧猶隱嶂。
    山靈忽不斳,連峰洶波浪。

    733 《題閣皂山》 元·吳澄

    漢吳仙跡兩峰齊,欲拾瑤華路恐迷。
    寶殿青紅疑地涌,林巒蒼翠接天低。
    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瑯函記玉題。
    仙鶴翔空清似水,步虛聲在朵云西。

    734 《詠史》 明·李崇仁

    王風日以降,瞻烏于誰屋?秦售十二城,趙夸如此璧。
    宿昔相如子,風云氣絕倫。
    忽承趙王命,攜璧西入秦。
    強秦尚詐術,弄璧城不入。

    735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花壓欄干春晝長,清歌一曲斷君腸。
    云飛雨散知何處,天上人間兩渺茫。
    已托焦桐傳密意,不將清瑟理霓裳。
    江南舊事休重省,桃葉桃根盡可傷。
    ¤

    736 《題錢塘送別圖》 明·時銘

    胥臺怒挾鯨濤回,吳越中分天塹開。
    青山兩岸障云錦,瑤空萬里春風來。
    春風先到沙頭柳,柳色鵝黃映春酒。
    美人欲去暫停橈,折柳贈行重握手。

    737 《竹泉翁席上贈歌者楊氏》 明·湯胤勣

    秋風茉莉吹香雨,簾外燕嬌肆輕嫵。
    醉眼朦朧酒盞空,睡著司空相公府。
    席前一點櫻桃破,云揭楚天飛鳥墮。
    鴛鴦小袖將紅綃,二十五弦重抹過。

    738 《義婦行(有引)》 明·湯胤勣

    顧家一女膚如玉,炯炯靈臺抱貞淑。
    擇配奚川武肅孫,井臼親操謝膏沐。
    不必荊釵并布襖,雍雍自是閨中寶。
    撫卑事上盡歡心,內外皆稱新婦好。

    739 《高陽行》 明·屠應埈

    君不見高陽酒徒氣若虹,酒酣仗劍謁沛公。
    褒衣側注反遭罵,豎儒瞋目稱而翁。
    軍門拾謁使者入,麾矛雪足來趨風。
    儒冠自昔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740 《舟中有懷林待用》 明·文林

    渺渺長波映遠空,依依新柳揚春風。
    相思人在青山外,盡日舟行細雨中。
    汲黯身為漢廷重,杜陵詩到錦城工。
    天王明圣江湖遠,嬴得驅馳兩面蓬。

    * 關于兩重天的詩詞 描寫兩重天的詩詞 帶有兩重天的詩詞 包含兩重天的古詩詞(9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