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端的詩詞(770首)

    741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看看,變態毫端。
    春風不泮顛毛雪,秋色自摩眸子寒。
    笑添面孔兩眉展,參飽肚皮三篾寬。

    742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秤頭蠅坐便欹傾,萬世權衡照不平。
    斤兩錙銖見端的,終歸輸我定盤星。

    743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浪汲初升,云雷相送,騰躍棱棱看大用。
    燒尾分明度禹門,華鱗未肯淹虀甕。
    老成人,不驚眾,慣臨大敵初無恐。
    泛泛端如五兩輕,堆堆何翅千鈞重。
    高名四海復誰同,介立八風吹不動。

    744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劫火光中立問端,衲僧猶滯兩重關。
    可憐一句隨他語,萬里區區獨往還。

    74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聊聞舉著便承當,好肉無端已剜瘡。
    著眼機輪上頭看,方知兩兩不成雙。

    746 《十月五日風》 宋·舒岳祥

    十月五日風,俗占端可驗。
    常年誰能記,兩歲入程槧。
    去年當此月,初三月未艷。
    暮下陳村莊,夜投象原店。

    747 《庵中有紅山茶一株自臘月開至二月半為蕊尚無》 宋·舒岳祥

    山茶一株紅勝燭,旋落旋開相陸續。
    朱霞散射曉城里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鴛鴦此朱砂杯,道人無情還悅目。
    端正濃妝不逞妖,處女頩然在幽獨。

    748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749 《次韻簽判太博謝府公新詩墨跡》 宋·蘇頌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750 《恭謝慶成詩十韻》 宋·蘇頌

    圣孝當天世繼明,兩全能饗禮交行。
    路朝躬款三年報,齋寢先端七日誠。
    穹厚博臨通肸蠁,祖宗嚴祀極專精。
    冕章從質更新制,鐘虡鏗純復舊聲。

    751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752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753 《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 宋·蘇頌

    近伏值休澣,端居無所為。
    觸熱事造請,有如褦襶詩。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754 《送滁守蔡瞻明提舉》 宋·蘇籀

    史家汗簡編年垂,掌武集賢籌政機。
    君侯祖烈冠前世,內外貽厥真天資。
    景靈審象丹青炳,端靖顒昂席慶基。
    浙港之東早乘驛,卓爾群吏諸侯師。

    755 《上史魏公壽三首》 宋·孫應時

    清都絳闕拱慈皇,鶴駕雞鳴起未央。
    父子至情如一日,國家慶事冠前王。
    公功實作風云舊,帝學于今日月光。
    天壽兩宮千萬歲,端留元老贊明昌。

    756 《和尹少稷經干》 宋·王洋

    昔年初見君,山頭日卓午。
    但言奉親歡,不道作計苦。
    稍稍窺藩籬,清風滌袢暑。
    論文及古人,一笑乃相許。

    757 《聽琴贈遠師》 宋·王洋

    世人傾耳聽繁音,太音古淡難為聽。
    有如廣庭題旌夏,或者驚遁疑有神。
    當時舜床調五弦,薰風煽物無窮人。
    若言造化不愛玩,安得感君回陽春。

    758 《觀講師有感》 宋·王洋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
    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
    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
    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

    759 《早行》 宋·楊公遠

    黃粱已熟夢初醒,束擔匆匆促去程。
    手挈仗端和袖里,氣呵髭上覺冰生。
    山銜斗柄兩三點,犬吠籬根四五聲。
    何處梅花開較早,清香暗度動詩情。

    760 《石鐘山》 宋·喻良能

    南北兩石鐘,上下一水側。
    造物妙鎔冶,蜚廉巧撞擊。
    鏜鞳仍噌吰,歌鐘與無射。
    豐山吾焉知,蒲牢爾何力。

    * 關于兩端的詩詞 描寫兩端的詩詞 帶有兩端的詩詞 包含兩端的古詩詞(7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