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禪方的詩詞(83首)
41
《三友篇贈珪老》 宋·許翰
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抱能不時施,戎馬生中原。
孫既北隨難,落日黃塵昏。
吳亦南投荒,蠻瘴愁朝暾。
4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3
《必明庵》 宋·王铚
佛心猶日出,何曾礙須彌。
散為普光明,合作四威儀。
萬古止此日,群目盡見之。
普現一切水,君自分澠淄。
49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50
《窯頭坯歌》 唐·呂巖
窯頭坯,隨雨破,只是未曾經水火。
若經水火燒成磚,留向世間住萬年。
棱角堅完不復壞,扣之聲韻堪磨鐫。
詠史
51
《滿江紅》 宋·林正大
袞袞諸公,嗟獨冷、先生宦薄。
夸甲第、紛紛梁肉,謾甘寥寞。
道出羲皇知有用,才過屈宋人誰若。
剩得錢、沽酒兩忘形,更酬酢。
53
《即事》 宋·曾幾
野寺山家兩寂然,小窗下有白頭禪。
微風不動爐煙直,永日方中樹影圓。
隱幾讀書長竟夕,閉門覓句可忘年。
幸無駟馬高車客,觸忤幽人到眼邊。
54
《題樂平寺》 宋·劉燾
名藍占幽寂,花木深禪房。
開軒俯芳流,竹風終日涼。
謂此已勝絕,坐可雄諸方。
誰知槿籬外,古木郁蒼蒼。
55
《陳橋行》 元·張憲
唐宮夜視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皇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56
《陳橋行》 元·張憲
唐宮夜祝邈佶烈,憂民一念通天闕。
帝星下射甲馬營,紫霧紅光掩明月。
殿前點檢作天子,方頤大口空誅死。
重光相蕩兩金烏,十幅黃旗上龍體。
57
《均慶寺》 宋·季咸
一方靈跡兩峰間,左右芒山與碭山。
勝地昔曾鐘王氣,高僧誰此掩禪關。
翚飛巍殿煙瓴碧,翠削層崖苔蘚斑。
千古英雄無處問,嶺頭依舊白云閑。
58
《挽大年法師》 明·冰如源
影堂燈永夜,想像似安禪。
授法兩三子,深心十二年。
矮松方掛月,新塔已生煙。
氣結更何語,徒為嘆逝川。
59
《游杭州山》 宋·蘇軾
山平村塢迷,野寺鐘相答。
晚陰云失莽,?一作杪,?落日猶在塔。
行招兩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橋,迎客出林樾。
60
《次韻莘老》 宋·秦觀
妙齡隨計日,紺發度關年。
較藝先豪俊,飛聲動眇綿。
秘書窺甲乙,密室詣溫宣。
已葉半千運。
* 關于兩禪方的詩詞 描寫兩禪方的詩詞 帶有兩禪方的詩詞 包含兩禪方的古詩詞(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