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社的詩詞(300首)
121
《吊李肯齊》 宋·李思衍
天地由來有廢興,義無兩大一身輕。
封疆社稷若不死,婦女須眉安用生。
紐解三網重接續,灰寒萬劫獨光明。
便當配食三閭廟,啟迪民彝見太平。
122
《贈英公上人》 宋·宋溫舒
粹鐘衡岳誕吾師,大九彤廷賜紫衣。
青簡篆文窮妙絕,碧云詩句入玄微。
降龍缽里無塵染,回雁峰前有夢歸。
他日好同蓮社約,逸眠禪坐兩忘機。
123
《白蓮堂》 宋·孫邦
大智西歸不肯回,只今蓮社喜重開。
會中獨有遺民在,十五年間兩度來。
心地白蓮俱有種,要須功德水方開。
因師一語千花現,人各始知來處來。
124
《吳宣撫故宅》 宋·王翥
社稷疲奔命,乾坤服至誠。
扶持三蜀在,出入兩朝榮。
豕犬有遺恨,麒麟空復情。
家聲隤已盡,國法用猶輕。
125
《同季父游東掖能仁寺》 宋·謝伋
兩寺從分有白蓮,人瞻東掖舊承天。
重尋貴主布金地,共飲神僧卓錫泉。
阮叔林閒攜伴侶,支郎社內許留連。
欲迎瑞相還龕去,香火靈山古佛前。
126
《三友篇贈珪老》 宋·許翰
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抱能不時施,戎馬生中原。
孫既北隨難,落日黃塵昏。
吳亦南投荒,蠻瘴愁朝暾。
128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29
《送僧歸護國寺》 宋·章得象
京塵拂盡一囊輕,歸思飄然入杳冥。
五兩風高飛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鳥窺禪熟,聞呪潭龍起蟄醒。
他日可容攀社侶,籃與終待叩松扃。
130
《題化龍山》 宋·朱真人
郭外郊西柳色芽,東流注目浩無涯。
江明白白紅紅樹,春在三三兩兩家。
幾度來臨逢社燕,一樽相對到昏鴉。
此邦物色吟成畫,高謝山中景致嘉。
131
《田家雜興二首》 元·方夔
兩兩蒼髯笑杖藜,蒨裙兒女隔笆籬。
斜陽鴉噪燒錢社,細雨牛眠放牧陂。
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卷銀絲。
客來偶及興亡事,說與衰翁也自知。
136
《暮春即事》 未知·王中
塵事勞勞兩鬢霜,愁將清鏡閱年光。
磨礱歲月歸吟社,撿束生涯入醉鄉。
草引閑情頻悵望,蝶隨春夢屢悠揚。
覺余一啜茶甌罷,短笛清風正夕陽。
138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兩社的詩詞 描寫兩社的詩詞 帶有兩社的詩詞 包含兩社的古詩詞(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