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河的詩詞(1143首)

    821 《瑞鶴仙·四山秋氣爽》 元·元好問

    四山秋氣爽。
    正云淡、銀河露零仙掌。
    輕煙瑞屏嶂。
    有文星一點,□從天上。

    822 《滿江紅·才入新年》 宋·無名氏

    才入新年,喜兩見、希奇盛事。
    正五旦、虹流電繞,星樞呈瑞。
    方慶千秋開寶運,又今六日生名世。
    河清生圣岳生賢,風云際。

    823 《滿江紅·安樂窩中》 宋·無名氏

    安樂窩中,慶華發、蒼顏七十。
    生處好、十分清瘦,仙風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壽,只今人飲賢人德。
    更一年、兩度臘嘉平,垂弧夕。

    824 《沁園春·昨夜南京》 宋·無名氏

    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
    遇洞中有酒,渴來好飲,君山作枕,醉后高昵。
    出入無跡,往來不定,半似癡呆半似顛。
    隨身處,有一襟風月,兩袖云煙。

    825 《六州》 宋·無名氏

    慶深恩。
    寶歷正乾坤。
    前帝子,後圣孫。
    援立兩儀軒。

    826 《金縷曲·枕上閑商略》 清·朱彝尊

    枕上閑商略,記全家元夜看燈,小樓簾幕。
    暗里橫梯聽點屐,知是潛回香閣。
    險把個玉清追著。
    徑仄春衣風漸逼,惹釵橫翠鳳都驚落。

    827 《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宋·梅堯臣

    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
    聞歌汴渠勞,謾綴汴渠詩。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枝。
    濁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828 《寄題張光祿榮佚堂》 宋·梅堯臣

    疏氏昔二傅,張氏今兩卿。
    相去千余載,能與同令名。
    亦嘗便侍從,況有冰玉清。
    山懷山東業,力制河北兵。

    829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830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831 《次韻和景彝對月》 宋·梅堯臣

    蕭蕭風雨變涼意,索索晚云開斗晴。
    已洗浮埃天外靜,忽生圓月樹頭明。
    草根蟲穴吃來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鬢兩三莖。

    832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 宋·梅堯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搜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縛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辛,書在鼓腰鐫刻臧。

    833 《送李祠部知滑州》 宋·梅堯臣

    自古重名器,未嘗輕授人。
    煌煌東郡守,燦燦兩朱輪。
    父祖繼居此,恩榮誰與鄰。
    秋風度河水,馬足不生塵。

    834 《送王待制知陜府》 宋·梅堯臣

    東周尊夾輔,西漢重行春。
    風化本從召,河山來自秦。
    選良出舊詔,出守必名臣。
    導從馳千騎,朱丹照兩輪。
    宴杯深畏卯,湖水凈連申。
    重見甘棠詠,爭傳樂府新。

    835 《送王巖夫秘校通判滑州》 宋·梅堯臣

    昔聞信都侯,嘗作畫舫齋。
    空戶兩向辟,樽席長對排。
    左顧樹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無風波虞,但與物景諧。

    836 《陽武王安之寄兔魚》 宋·梅堯臣

    原上一雙兔,河中兩尾魚。
    兔皮空被褐,魚腹不藏書。
    長跪置遠意,故人情何如。
    二物本潛伏,誰言罝網疏。
    崢嶸歲亦晚,將駕歸吾廬。

    837 《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宋·梅堯臣

    昔在洛陽時,共游銅馳陌。
    尋花不見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鎖塵埃,空壁斗蜥蜴。
    楸陰布苔綠,野蔓纏石碧。

    838 《寄永叔》 宋·梅堯臣

    夏日永以靜,渴鳥方在枝。
    張口不能言,翕翕兩翅披。
    庭中有井泉,井深無綆縻。
    欲汲假其鄰,鄰且非我知。
    鴻鷗矯河上,比爾得所宜。
    得宜豈不樂,胡然我念之。

    839 《送劉比部》 宋·梅堯臣

    青山夜來雨,溪水已潺湲。
    侵曉桂旗動,傷離蘋渚前。
    百壺臨祖道,兩槳破春煙。
    舊業西河上,歸心向日邊。

    840 《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明·高啟

    媯蜼子,乃是軒轅之裔,虞鰥之孫。
    混沌既死一萬季,獨抱大存,竊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墳。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鹿走秦中原,蛇斗鄭國門。

    * 關于兩河的詩詞 描寫兩河的詩詞 帶有兩河的詩詞 包含兩河的古詩詞(11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