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河的詩詞(1143首)
682
《南風謠》 明·鄭定
南風吹河河水滿,百丈牽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罷軛重舟不前。
作書投河訟風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來時南風吹北船。
68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86
《周玄初禱雨詩》 明·朱友諒
道人鞭龍出潭底,黑云一片山頭起。
仰看紅日不見光,黑龍頭搖白龍尾。
有時登壇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銀河落地天瓢傾。
687
《舟中》 明·莊昶
暮靄千家望欲平,風光著處有詩情。
秋燈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別界,人將望驛問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兩鬢羞看雪亂明。
688
《直沽》 明·莊昶
匆匆光景到香醪,萬里天涯兩鬢毛。
北海風回帆腹飽,長河霜冷岸痕高。
寒城斂霧山俱出,老句橫秋氣亦豪。
拱北樓高滄海近,夕陽闌檻倚秋濤。
689
《梧桐仕女圖為錢孟實題》 明·鄒亮
蘭膏膩滑金釵溜,繡帶斜分軃香袖。
鎖窗睡起思嬌慵,練裙六幅湘波皺。
月轉虛檐風滿林,碧云迢遞銀河深。
香塵不到襪羅冷,下階踏碎梧桐陰。
692
《桃源行》 唐·王維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694
《南鄉子·東武望馀杭》 宋·蘇軾
東武望馀杭。
云海天涯兩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
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
墮淚羊公卻姓楊。
思念
695
《和陶雜詩十一首》 宋·蘇軾
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
真游有黃庭,閉目寓兩景。
室空無可照,火滅膏自冷。
披衣起視夜,海闊河漢永。
西窗半明月,散亂梧楸影。
良辰不可系,逝水無留騁。
我苗期後枯,持此一念靜。
696
《起伏龍行》 宋·蘇軾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697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698
《讀孟郊詩二首》 宋·蘇軾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
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
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
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
700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 關于兩河的詩詞 描寫兩河的詩詞 帶有兩河的詩詞 包含兩河的古詩詞(11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