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楚的詩詞(681首)

    41 《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 宋·洪咨夔

    於皇永昌陵,食龜大梁都。
    坐控天下樞,卜世周鼎俱。
    圣賢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懷鴆玩積安,厝火忘細娛。

    42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宋·蘇轍

    與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魚。
    中年云雨散,各異澗谷居。
    客舍復相従,語極長欷歔。
    青衫奉朝謁,白發驚晨梳。

    43 《水調歌頭·淮楚襟帶地》 宋·張孝祥

    淮楚襟帶地,云夢澤南州。
    滄江翠壁佳處,突兀起紅樓。
    憑仗使君胸次,與問老仙何在,長嘯俯清秋。
    試遣吹簫看,騎鶴恐來游。

    44 《冬至后三日與羅楚入倅廳兩松下梅花盛開取酒》 宋·朱翌

    老松鱗甲待拿云,俯視梅花意亦親。
    粉色上參冬嶺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閑到此能終日,與我來游盡可人。
    今代華光古韋畢,生綃一幅兩傳神。

    45 《送臧汝舟楚州秋試》 宋·陳造

    羨殺君家有兩方,阿戎材幹更昂藏。
    久知筆力能扛鼎,此去賢書定探囊。
    鄰近玉淵嘗借潤,眼中珠樹看爭芳。
    舊陪眾俊工飛動,老氣因君尚激昂。

    46 《送臧子與子儀之楚州告免解二首》 宋·陳造

    昭代論豪杰,崔侯允武文。
    小卻近遐沖,厚用當致君。
    敷政極中和,殖學根典墳。
    士有砆玉岐,公自涇渭分。

    47 《峽州楚塞樓》 宋·馮時行

    東南上流蜀之門,領略形勝斯樓存。
    岷峨之西江發源,勢如建瓴注平原。
    出門頓息波濤喧,五溪七澤相吐吞。
    蜿蜒紆余帶城垣,山亦卻立且踞蹲。

    48 《歸自淮右讀楚辭有感》 宋·楊冠卿

    憶昔淮山戰骨高,行人持節過臨洮。
    匣中劍氣徒干斗,袖里綸鉤莫釣鰲。
    世事從來兩蝸角,男兒不遇一鴻毛。
    功名槐國吾深省,痛飲何妨讀楚騷。

    49 《重午日摘楷杷薦酒因成兩絕句》 宋·趙蕃

    羅酒能祛慮,昌陽解引年。
    楚君為楚節,湘客念湘船。

    50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楚都初拜公,里門跪承誨。
    一言忽喚醒,頓首汗浹背。
    志遠苦力短,寸進而盡退。
    大書揭齋顏,朝夕警不逮。

    51 《水調歌頭·兩歲是六帙》 宋·李曾伯

    兩歲是六帙,萬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掛,又報桂花秋。
    想見吳中稚子,已辦秫田數頃,更種橘千頭。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52 《次韻楚客》 宋·方岳

    戍角吹將短鬢華,此情付與酒生涯。
    兩淮無事山如畫,九日明朝菊未花。
    有客敲門緣問事,無田負郭卻思家。
    雁來不帶江南信,帶得新愁落晚沙。

    53 《楚翁別五年丙午四月來山中風雨數日因話舊作》 宋·黎廷瑞

    舍前舍后竹冥冥,山雨瀟瀟徹夜聽。
    還似當年談舊夢,兩翁相對一燈青。

    54 《余臥病畿邑御史王君假守潭楚道出于舍下特見》 宋·宋庠

    病客臥窮里,衡扉掩殘春,隳官道家藏,竄跡農廛民。
    朝羅噪饑雀,暮席流芳塵。
    尸居怳踰歲,踵息動彌旬。

    55 《次韻吳襄陽寄示游楚山詩》 宋·項安世

    漢江南北何縈紆,千山萬山肩相扶。
    中間偉然一丈夫,峴山之楚鹿門蘇。
    我行一舍到蘇嶺,憶與許子同奔趨。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56 《楚觀歌》 宋·趙汝鐩

    吾聞楚鄉江山多勝處,今之楚觀尤得江山趣。
    萬象排拶索應酬,丹青閣筆無所措。
    大則湘水小臨蒸,眾流合派銀河傾。
    陶寫秋氣浸明月,夜波爽透百雉城。

    57 《答龔帥干楚清》 宋·陳杰

    一水相望汝與豐,亂來如隔萬山重。
    清名昔已香三楚,晚節今真繼兩龔。
    正自南山深霧豹,何時東野快云龍。
    唾珠滿紙慳瓊報,聊寫相於磊磈胸。

    58 《送前歙黟楚□□五首》 宋·方回

    吏方居官時,美譽無不有。
    及乎惡聲出,乃在解官后。
    有勢易為好,無勢易為丑。
    萬事要諸終,公論翻覆手。

    59 《送前歙黟楚□□五首》 宋·方回

    天王理萬國,勢必委諸吏。
    制字從一史,執法不可二。
    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
    兩訟一求捷,兩役一求避。

    60 《題前歙令楚君雪梅圖》 宋·方回

    洛雪一丈凍獨鼾,誰其排闥驚袁安。
    千載神交兩賢令,寄意愛此英姿寒。
    馬縮龍埋萬木折,胸次陽和骨立鐵。
    紈袴兒曹東風花,不耐春寒能耐雪。

    * 關于兩楚的詩詞 描寫兩楚的詩詞 帶有兩楚的詩詞 包含兩楚的古詩詞(6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