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校的詩詞(141首)
121
《挽安岳李令》 宋·李流謙
司馬家兒何等兒,家居令人撞壞之。
長嘯羯奴一繩縻,校三十里嗟已遲。
新亭收涕僅自支,下者朽棟當積危。
君看黃發掩面時,此殆天意非人為。
122
《次周益公韻》 宋·樓鑰
天將間氣孕山川,名世還當五百年。
已是有官居鼎鼐,不妨平地作神仙。
書林尚欲校三豕,筆力猶能驅兩肩。
前日勛名身既退,斯文留與后人傳。
123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25
《岷峨嘆》 宋·程公許
出門厭氛囂,歸臥集萬感。
憑高一以眺,忽覺岷峨慘。
岷發報山色千古同,非煙非霧愁瀋濛。
杜陵昔歡珠玉走,彼猶有幸天府供。
127
《閱視賞射》 宋·方岳
邊角悲鳴霜撲地,將校寧甘潑寒戲。
熊旗引隊柳營曉,大羽插腰生意氣。
虎皮半卷并鐵刀,臂鞲蜀錦團鵰袍。
士不敢喘那敢驕,肅聽號令惟所操。
130
《送張安撫》 宋·項安世
蓬萊太守厭期會,歸結琳宮香火緣。
路旁送者誰最切,之子佩衿青可憐。
子兮請自曩時說,芹館就荒三十年。
邇來窮悴更堪說,舍下鞠草廚無煙。
131
《送李紹祖通判寧江》 宋·晁公溯
此去夔州氣倍增,白鹽赤甲兩崚嶒。
喜看司隸李校尉,往事高人王右丞。
若使主公登紫殿,亦歸郎省臥青綾。
老夫只擬安田畝,他日烝民頌中興。
132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135
《和許秘校同游兩天竺》 宋·蘇頌
柳浦重城忝建旟,舊吳星分斗牛墟。
鷲峰遺跡奇難狀,大士靈光應不虛。
游伴偶陪賓結駟,肴蔬深愧食無魚。
高談終日窮幽賞,俗慮塵襟頓釋除。
139
《戲鄭曾二老》 宋·王洋
兩編千片白雪繭,六百二斗青銅錢。
不辭破費十日產,要向幾上追前賢。
前賢已死不可慕,世上流傳只佳句。
不尋斷簡賞心符,定自前賢無覓處。
140
《題李氏擁萬堂》 宋·喻良能
我如王恭讀書少,君如鄴侯藏書多。
排簽插架三萬軸,知從何處能網羅。
上自先秦下五季,奧帙隱篇皆略備。
不同邢邵嬾校仇,丹墨精研吁可貴。
* 關于兩校的詩詞 描寫兩校的詩詞 帶有兩校的詩詞 包含兩校的古詩詞(1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