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勢的詩詞(450首)

    21 《寄趙七侍御》 唐·李華

    搖槳曙江流,江清山復重。
    心愜賞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灘出極浦,曠若天池通。
    君陽青嵯峨,開拆混元中。

    22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唐·李白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

    戰爭愛國抱負組詩

    23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

    贈別憂憤自傳長詩

    24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以寄之》 唐·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
    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25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 唐·李白

    秦帝淪玉鏡,留侯降氛氳。
    感激黃石老,經過滄海君。
    壯士揮金槌,報仇六國聞。
    智勇冠終古,蕭陳難與群。

    26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27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28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29 《詠懷二首》 唐·杜甫

    人生貴是男,丈夫重天機。
    未達善一身,得志行所為。
    嗟余竟轗軻,將老逢艱危。
    胡雛逼神器,逆節同所歸。

    30 《寄贈王十將軍承俊》 唐·杜甫

    將軍膽氣雄,臂懸兩角弓。
    纏結青驄馬,出入錦城中。
    時危未授鉞,勢屈難為功。
    賓客滿堂上,何人高義同。

    贈別友誼抒懷失意豪邁

    31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三十韻》 唐·杜甫

    南征為客久,西候別君初。
    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
    荊門留美化,姜被就離居。
    聞道和親入,垂名報國馀。

    32 《寄杜拾遺》 唐·任華

    杜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與君別,別來已多時,何嘗一日不相思。
    杜拾遺,知不知?

    33 《懷素上人草書歌》 唐·任華

    吾嘗好奇,古來草圣無不知。
    豈不知右軍與獻之,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
    中間張長史,

    34 《競渡歌》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端午節

    35 《古別離二首》 唐·李端

    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
    行舟聞商估,宿在楓林下。
    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
    后期知幾日,前路轉多山。

    36 《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 唐·王建

    使回高品滿城傳,親見沂公在陣前。
    百里旗幡沖即斷,兩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點檢兵應怯,算得新移柵未堅。

    秋天寫風寫雨寫人同情

    37 《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 唐·王建

    使回高品滿城傳,親見沂公在陣前。
    百里旗幡沖即斷,兩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點檢兵應怯,算得新移柵未堅。

    38 《看棋》 唐·王建

    彼此抽先局勢平,傍人道死的還生。
    兩邊對坐無言語,盡日時聞下子聲。

    39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40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 關于兩勢的詩詞 描寫兩勢的詩詞 帶有兩勢的詩詞 包含兩勢的古詩詞(4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