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義的詩詞(481首)
201
《鈞天》 宋·毛吾竹
鳶飛魚躍,鳧短鶴長。
各適其適,孰尤彼蒼。
奈何人異於萬物,身備乎五常。
學關乎經濟,志效乎忠良。
202
《題汪水云詩卷》 宋·秦嗣彭
禾黍興悲兩鬢皤,千年荊棘幾銅駝。
義熙處士流風遠,天寶詩人舊恨多。
雨露又新周草木,煙塵空想漢山河。
庾郎謾有江南賦,得似先生醉后歌。
203
《哀三城》 宋·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204
《蓮花經贊》 宋·宋仁宗
六萬馀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內含藏。
溢心甘露時時潤,灌項醍醐滴滴涼。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假饒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兩三行。
205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206
《上王晉卿》 宋·王詵門客
幾年流落向天涯,萬里歸來兩鬢華。
翠袖香殘空浥淚,青樓云渺定誰家。
佳人已屬沙吒利,義士今無古押衙。
回首音塵兩沉絕,春鶯休囀沁園花。
207
《寬民堂》 宋·顏耆仲
圣訓昭垂本至仁,此堂取義立名新。
通商有道能徠遠,計利遠心蓋為民。
寬賜一分皆德意,奉行兩字屬微臣。
年年寶貨千般集,好是熙臺到處春。
208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210
《游龍山》 宋·章康
名山久相望,今日為著屐。
到寺第一義,古松互蟠屈。
一一龍蛇形,風雷氣蕭瑟。
纓絡檜兩株,皆數百年物。
211
《卻敵凱歌》 宋·趙萬年
吁嗟黠虜何猖狂,引弓百萬侵吾疆。
首屠棗陽搗神馬,窺伺長江欲葦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
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脅狼驅羊。
212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213
《浯溪》 宋·莊崇節
元翁作頌魯公書,峭壁云煙萬古垂。
三絕堂前月浸碧,兩峰亭下草生悲。
英風義概有存者,流水高山誰會之。
便使中原歸趙璧,磨崖再勒中興碑。
214
《題北山松軒》 宋·左知微
幽林轉陰崖,鳥道人跡絕。
許君棲隱地,唯有太古雪。
人間黃屋貴,物外只自潔。
尚厭一瓢喧,重負寧所屑,降衷均義稟,汩利忘智決。
215
《詠懷十首》 明·陳第
吾聞陰子春,數年一洗足。
又聞何佟之,一日十數浴。
兩者倘相逢,微言逝難告。
鶴長非所斷,鳧短非所續。
道義即深明,啟發因流俗。
嗟哉極高言,至死藏心曲。
¤
216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217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218
《矢柏舟》 明·葛高行文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亻宅傺而內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219
《臨云嘆》 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 關于兩義的詩詞 描寫兩義的詩詞 帶有兩義的詩詞 包含兩義的古詩詞(4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