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兩世人的詩詞(1419首)

    61 《和吳沖卿鴉鳴樹石屏》 宋·王安石

    寒林昏鴉相與還,下有跂石蒼孱顏。
    曾於古圖見彷佛,已怪刀筆非人間。
    君家石屏誰為寫,古圖所傳無似者。
    鴉飛歷亂止且鳴,林葉慘慘風煙生。

    62 《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 宋·梅堯臣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華閣上相當。
    舍人亦與泰階近,兩兩聯裾如雁行。
    其間飛星入王壘,天子錫告歸故鄉。
    錦韉金轡照棧去,文園渴令難可望。

    63 《經世吟》 宋·邵雍

    羲軒堯舜,湯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兩漢,又歷三分。
    東西俶擾,南北紛紜。
    五胡十姓,天紀幾焚。
    非唐不濟,非宋不存。
    千世萬世,中原有人。

    64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65 《仟上人舉進士過三十不第詩日男兒三十未有立》 宋·王洋

    春風只解吹克花,靈根古木無生芽。
    玲瓏拳石出萬樣,碧峰千仞藏煙霞。
    世間百事總如此,偶然感慨還興嗟。
    上人本是龍門客,少小辭家來射策。

    66 《聞兩河用兵因貽友人(茅山兼寄李叢時兩河用兵)》 唐·許渾

    故人日已遠,身事與誰論。
    性拙難趨世,心孤易感恩。
    秋悲憐宋玉,夜舞笑劉琨。
    徒有干時策,青山尚掩門。

    67 《浪淘沙(劉左史光祖之生正月十日李夫人之生以十九日賦兩詞寄之)》 宋·魏了翁

    老眼靜中看。
    知我其天。
    紛紛得失了無關。
    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間。
    世念久闌珊。
    隨寓隨安。
    人情猶望袞衣還。
    我愿時清無一事,盡使公閑。

    寫景抒情思鄉

    68 《浪淘沙(劉左史光祖之生正月十日李夫人之生以十九日賦兩詞寄之)》 宋·魏了翁

    老眼靜中看。
    知我其天。
    紛紛得失了無關。
    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間。
    世念久闌珊。
    隨寓隨安。
    人情猶望袞衣還。
    我愿時清無一事,盡使公閑。

    豪放登樓抒懷

    69 《大江西上曲(寄李寶夫提刑,時郊后兩相皆乞歸)》 宋·戴復古

    大江西上,郁孤臺八境,人間圖畫。
    地涌千峰搖翠浪,兩派玉虹如瀉。
    彈壓江山,品題風月,四海今王謝。
    風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70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 宋·沈繼祖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71 《堆婆石》 宋·許仕叔

    撐空疊石何嵯峨,世傳其名曰堆婆。
    乃在淛嶺之巔,吳山之阿。
    我來于此少憩息,借問父老元如何。
    父老為言五代時,有婆姓方氏結茅嶺巔兩鬢皤。

    72 《送劉道原歸覲南康》 宋·蘇軾

    晏嬰不滿六尺長,高節萬仞陵首陽。
    青衫白發不自嘆,富貴在天那得忙。
    十年閉戶樂幽獨,百金購書收散亡。
    朅來東觀弄丹墨,聊借舊史誅奸強。

    73 《東城被盜得世字》 宋·秦觀

    野人無機心,觸事少防衛。
    所至輒酣寢,屢墮穿窬計。
    孤亭夜深墨,風死雨初霽。
    有盜穴壁來,攘取逮衾袂。

    74 《獨孤生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擊劍一世奇》 宋·陸游

    憶昨騎驢入蜀關,旗亭邂逅一開顏。
    氣鍾太華中條秀,文在先秦兩漢間。
    寶劍憑誰占斗氣?名駒竟失養天閑。
    身今老病投空谷,回首東風涕自潸。

    75 《十六拍》 宋·文天祥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76 《胡笳曲·十六拍》 宋·文天祥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77 《次韻君復七兄見贈》 宋·張耒

    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誰能問行止。
    長淮十日浪吹沙,春風正攪驪龍睡。
    幽人軟語破永日,沖泥攜手林間寺。
    坐人知兄病當已,眉宇氤氳有佳氣。

    78 《送言上人往見徑山老十四韻》 宋·張元干

    忽辭鼓山行,便作徑山去。
    道人孤飛云,腰包咄嗟具。
    兩邊兄弟間,楊岐一條路。
    禪許眾人參,院要大家住。

    79 《黎道人自長沙入閩解后見這論蝗頗有所得自言》 宋·李彌遜

    兩腳不踏咸陽塵,兩眼不逐瀟湘春。
    胸中乾坤照萬古,奇偶縱橫保足數。
    閉門有竹食有魚,遺子有田家有書。
    一生可了心自足,世上紛紛謾榮辱。

    80 《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 宋·王之望

    藝祖開基登九五,駕馭群雄走龍虎。
    五十余年到章圣,將帥名臣猶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繼踵仍騰驤。
    我從諸孫兒畫像,絕世風骨何堂堂。

    * 關于兩世人的詩詞 描寫兩世人的詩詞 帶有兩世人的詩詞 包含兩世人的古詩詞(14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