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絲溪的詩詞(510首)

    361 《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明·周復俊

    去年三月滇水陰,今年二月沅州路。
    風光晼晚愁殺人,春色飄回忽遲暮。
    楊溪昨夜春泉發,竹寨沙邊弄明月。
    始見繁花復亂飛,愁多不愿理春衣。

    362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363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山水贊美勞動

    364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 宋·蘇軾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總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蔥葉送迎翁。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365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宋·蘇軾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顧渚茶牙白于齒,梅溪木瓜紅勝頰。
    吳兒鲙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
    亦知謝公到郡久,應怪杜牧尋春遲。
    鬢絲只好封禪榻,湖亭不用張水嬉。

    366 《于潛女》 宋·蘇軾

    青裙縞袂于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
    ?奢沙鬢發絲穿檸,蓬沓障前走風雨。
    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
    逢郎樵歸相媚嫵,不信姬姜有齊魯。

    367 《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 宋·蘇軾

    山翁不出山,溪翁長在溪。
    (前二令作二翁亭。
    )不如野翁來往溪山間,上友麋鹿下鳧鹥,問翁何所樂,三年不去煩推擠。
    翁言此間亦有樂,非絲非竹非蛾眉。

    368 《次韻王滁州見寄》 宋·蘇軾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農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與元之,坎軻一生遭口語。
    兩翁當年鬢未絲,玉堂揮翰手如飛。
    教得滁人解吟詠,至今里巷嘲輕肥。

    369 《五禽言(并敘)》 宋·蘇軾

    梅圣俞嘗作《四禽言》。
    余謫黃州,寓居定惠院,繞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葦。
    春夏之交,鳴鳥百族,土人多以其聲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體作《五禽言》。
    使君向蘄州,更唱蘄州鬼。

    370 《詠懷二首 其二》 唐·李賀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
    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
    頭上無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見清溪魚,飲水得相宜。

    371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 宋·戴復古

    七尺漁竿八十翁,釣絲輕裊荻花風。
    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個中。

    372 《題張簽判園林》 宋·戴復古

    園圃屋東西,從君一杖藜。
    雨寒花蕊瘦,春重柳絲低。
    亭館常留客,軒窗總傍溪。
    摩挲雪色壁,安得好詩題。

    373 《南豐縣南臺包敏道趙伯成同游》 宋·戴復古

    笑傲南臺上,東風吹鬢絲。
    眼明花在處,春好雨晴時。
    樓閣多臨水,溪山可賦詩。
    留連無盡意,故遣酒行遲。

    374 《步入衡山》 宋·范成大

    應有人家往隔溪,綠陰亭午但聞雞。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
    墨染深云猶似瘴,絲來小雨不成泥。
    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閑身信馬蹄。

    375 《次韻甄云卿晚登浮丘亭》 宋·范成大

    賓筵舊壓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潑墨云頭連樹暗,垂絲雨腳過溪生。
    葛巾羽扇吾身健,雪碗冰甌子句清。
    從此相從須痛飲,故應此事勝公榮。

    376 《送子文雜言》 宋·范成大

    隊谷云低梅雨多,黃山滌源溪涌波。
    南風匝地送歸客,雙槳下瀨如投梭。
    嚴夫子,君舉酒,我其為君歌。

    377 《新嶺》 宋·范成大

    瘦馬兀瞢騰,荒雞號莽蒼。
    絲窠罥朝露,籬落萬珠網。
    宿云拂樹過,飛泉擘山響。
    老桑局潛虯,怪蔓掛騰蟒。

    378 《乳灘》 宋·范成大

    清溪可怖亦可喜,造化于人真虐戲。
    轟雷卷雪鬢成絲,一擲平生來此試。
    險絕無雙是乳灘,舟如滾石下高山。
    畫樓正倚黃昏雨,豈識江間行路難!

    379 《和黃冕仲寄題延平泠風閣》 宋·秦觀

    泠風三伏是清秋,雖有炎蒸不汝留。
    滿地溪山歸藻井,有時絲管下滄洲。
    快哉便得逍遙趣,偶爾還成汗漫游。
    誰為發揮無妙手,賦凌楚玉有家丘。

    380 《水調歌頭·相公倦臺鼎》 宋·辛棄疾

    相公倦臺鼎,要伴赤松游。
    高牙千里東下,笳鼓萬貔貅。
    試問東山風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謝公不。
    孺子宅邊水,云影自悠悠。

    * 關于絲溪的詩詞 描寫絲溪的詩詞 帶有絲溪的詩詞 包含絲溪的古詩詞(5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