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絲毛的詩詞(188首)
162
《春雨》 宋·衛宗武
幾朝霡不破塊,通夕浪浪勢乃滂。
竹下森然骍角露,森間沃若繭絲香。
田毛沾潤初含穗,土脈流膏欲布秧。
多謝化工成歲事,從春節節為人忙。
163
《題王師尹所藏三峽圖》 宋·仇遠
廬山石橋天下奇,奔湍赴壑潛馮夷。
倚闌俯瞰毛發竦,品題曾讀坡仙詩。
畫師筆斡造化窟,豈必夜半夸娥移。
蜀天茫茫千萬里,仿佛猿聲亦如此。
何當譜入朱絲弦,水底魚龍應洗耳。
165
《月中仙 自詠》 元·王哲
自問王三,你因緣害風,心下何處。
怡顏獨哂,為死生生死,最分明據。
轉令神性悟。
更慵羨、我夸五褲。
167
《六月五日池上》 宋·晁公溯
蒼然暮色來,初月光尚微。
河漢亦不高,仰看天四垂。
眾星一何多,粲若天圍碁。
忽驚毛骨清,漙露沾我衣。
放杯折荷花,中有千丈絲。
織為芙蓉裳,可作江湖歸。
168
《聽琴行贈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169
《次韻仇仁近晴窗二首》 宋·方回
澗毛足可繼晨羞,窗暗窗明日去留。
古道海深磐石墜,時情風緩暖絲游。
天淵有間終何恨,人我相違各不求。
四顧茫然欲焉往,一寒端為效忠謀。
171
《送羅架閣弘道》 宋·方回
六籍討雅奧,百家窮怪奇。
江沱馬塵合,毛釐無所施。
不自我后先,逢此澤火時。
固已殛來惡,尚乃存微箕。
172
《贈筆工馮應科》 宋·方回
世言善書不擇筆,此物豈可不精擇。
空弓難責養由射,快劍始堪孟賁擊。
多錢而賈長袖舞,工良器利貴相得。
文房四寶擬四賢,最不易致管城伯。
173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175
《自知》 宋·丘葵
古寺棲身又兩期,西風吹我鬢成絲。
俗兒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如。
盡去皮毛方是學,若無情性定非詩。
可憐千載相傳授,只為秦人煨爐余。
177
《造袁州浮橋語》 宋·釋印肅
普庵教化修浮橋,信心自肯大豐饒。
解脫皆因不思議,度人無量永趙遙。
秀江千古源何極,非干今日與明朝。
一生補處誰知有,萬德咸歡寂體寥。
17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顛毛之絲。
眼角之黐。
是身頹老,與世支離。
枯禪心了了,空劫鼻垂垂。
曉寒霜結,山川薄霽。
夜月行河漢,遲借伴還來。
機用妙不銷,彈指知音知。
179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岐分絲染太嘮嘮,果綴花聯敗祖曹。
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
屏割繁碎,剪除氄毛。
星衡藻鑒,玉尺金刀。
黃蘗老,察秋毫,坐斷春風不放高。
180
《頌古二十一首》 宋·釋正覺
翡翠簾垂,絲綸未濟。
紫羅帳合,視聽難通。
犯動毛頭,月升夜扃。
密移一步,鶴出銀籠。
脫身一色無遺影,不坐同風落大功。
* 關于絲毛的詩詞 描寫絲毛的詩詞 帶有絲毛的詩詞 包含絲毛的古詩詞(1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