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絲發的詩詞(841首)
441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44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445
《日本刀歌》 明·唐順之
有客贈我日本刀,魚須作靶青絲綆。
重重碧海浮渡來,身上龍文雜藻荇。
悵然提刀起四顧,白日高高天冏冏。
毛發凜冽生雞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446
《有感》 宋·張嵲
李公白發已如絲,肯惜忠言負主知。
事大不應回一語,知君不作上官儀。
447
《雜言》 宋·艾性夫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蠶絲。
信指發孤調,悠然造希夷。
揚以寄吾歡,抑以寫吾悲。
悲歡生我心,無庸他人知。
我若有黃金,不鑄鐘子期。
寄語伯牙翁,絕弦良可嗤。
448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449
《詠懷四首》 明·袁中道
隴山有佳木,采之以為船。
隆隆若浮屋,軒窗開兩偏。
粉壁團扇潔,繡柱水龍蟠。
中設棐木幾,書史列其間。
450
《上烏程李明府》 宋·蔡絛
兩鬢憂民半欲絲,此中能政動神只。
河陽花發春風滿,單父琴調晝日遲。
直操已為松柏許,貞心不逐歲時移。
鳳雛驥子生有種,已是庭前玉樹枝。
451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452
《廣陰亭詩》 宋·陳士徽
唐翁靜者閉門飲水啜粥無知音,我能發爾一片冰清心。
巨風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烏吐火六合新開窯,此翁兩鬢秋颼颼。
小兒爛羊瓜果盡青紫,此翁臨水洗雙耳。
453
《登曬蓑臺》 宋·程以南
曬蓑臺子上,載酒共躋攀。
竟日何妨醉,看云終是閒。
千絲平岸柳,一發別州山。
頗亦關鄉念,春深未得閒。
454
《次韻酬李通江》 宋·馮伯規
和煢禱雨儲精誠,便覺豐年遍遠坰。
繅繭齊頭絲卷白,插秧隨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祿,益長香芽發地靈。
守令愛民須表里,君其為緯我為經。
455
《寄懷》 宋·何文季
白發蕭蕭壯氣衰,垂頭兀兀董生帷。
饑難煮字將焚硯,語不驚人懶作詩。
昔日卞和常泣玉,今時墨子更悲絲。
自從夢筆風流后,枯配那能出菌芝。
457
《漫作》 宋·李公明
測測日西去,去來無盡時。
百年無半在,一事更何為。
草屋倚寒木,疏梅橫短籬。
直能捐世慮,何處不忘歸。
459
《鬻孫謠》 宋·李思衍
白頭老翁發垂領,牽孫與客摩孫頂。
翁年八十死無恤,鄰女孩童困饑饉。
去年雖旱猶禾熟,今年飛霜先殺菽。
去年饑饉猶一粥,今年饑饉無余粟。
460
《錢倅生日》 宋·林宗放
煌煌我宋開鰲極,坐攬輿圖朝列避。
玉帛爭先萬國趨,吳越歸心天下一。
圣神論報天與同,富貴不獨昌其躬。
建隆以來二百載,是家與國方延洪。
* 關于絲發的詩詞 描寫絲發的詩詞 帶有絲發的詩詞 包含絲發的古詩詞(8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