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彈冠莫浪言,經丘尋壑且隨緣。誰能守分閒居世,自斷此生休問天。久矣知君該妙理,今焉過我話流年。歲寒事業相期重,欲植孤松驗果然。
野店梢頭起灶煙,江云弄色半晴天。暗泉繞砌喧人語,遠燒侵林照客韉。晚日未收雞上樹,春風欲度鳥耘田。布帆無恙歸心穩,才到家山又迫年。
當世關衰壯,斯文看合離。強餐吾豈敢,后會子何期。村落秋彌好,溪山晚最宜。逢人相問訊,所欠更能詩。
云以無心出,云歸亦何心。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涓涓自空來,霏霏復不見。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亂。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道人偶見之,不是歲月深。
憑欄時獨立,萬象皆見前。若非著眼高,亦是天一偏。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況復得此山,心事與境同。
鬵釜吾已溉,吾纓亦無塵。窪石以潴之,恐有抱甕人。
促膝有仙凡,爛柯無小大。誰知桃源人,不在秦晉外。
清曉閱草木,各具天一水。安用學餐玉,將以蘄不死。
兩岸束青天,中有月皎皎。乍可謂月低,不可謂天小。
簪紱何能貴,聲名幸自修。凡今為我友,幾半與君游。翰墨千年托,松梧一夜秋。令人懷昔日,烱烱夢丹丘。
鴻門無人易水寒,安得壯士久所患。求之市隱戎行間,紛不當意鬢已班。逆胡未討憂萬端,此得兩君卿自寬。有石堂坳立礸{石元},百夫睨之欲舉難。
四山委蒼翠,一沼湛清漣。云飛松竹留,石墮藤蘿牽。泉昔亂絲竹,鳥語賡笑言。斯亭作者誰,挽仰四百年。
萬里云山路渺茫,車輪竟日往來忙。憑君一語成歸去,知殺兒時射四方。
澗平如劃水流遲,湛碧溶溶可染衣。白石欄邊人不到,日明風細一鷗飛。
永和貞觀晉沿唐,奉詔臨摹老遂良。展轉流傳非一手,虎賁猶得似中郎。
大唐天子紿孤僧,轉瞬人間幾廢興。一幅永和故繭紙,入昭陵又出昭陵。
溪頭亭匾佳山水,水繞山圍巷陌清。晚向酒旗向處泊,畫樓更點亦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