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西南北的詩詞(1379首)

    221 《寄瀘南子止兄》 宋·晁公溯

    杖鉞知何處,看云望欲迷。
    真同阮南北,各寄蜀東西。
    峽險水增急,樓高山為低。
    春來日行樂,桃李想成蹊。

    222 《解嘲十絕呈浩西堂》 宋·釋紹嵩

    浩然南北與西東,自笑今為白發翁。
    畢竟浮生謾勞役,一場大夢到頭空。

    223 《蝶戀花(東湖)》 宋·黃裳

    南北兩山驕欲斗。
    中有漣漪,莫道壺山小。
    落落情懷臨漂渺。
    駕言來處鈴齋悄。
    行到桃溪花解笑。
    人面相逢,競好窺寒照。
    醉步欹斜西日少。
    歡聲猶唱多情調。

    224 《蝶戀花(東湖)》 宋·黃裳

    南北兩山驕欲斗。
    中有漣漪,莫道壺山小。
    落落情懷臨漂渺。
    駕言來處鈴齋悄。
    行到桃溪花解笑。
    人面相逢,競好窺寒照。
    醉步欹斜西日少。
    歡聲猶唱多情調。

    225 《多麗(西湖)》 宋·趙時奚

    斂吳云,翠奩推上紅晴。
    渺澄流、鱗光寒碎,遠峰螺紺低凝。
    杏香引、畫船影濕,柳陰趁、驕馬蹄輕。
    橋限寬平,堤橫南北,去來人入繡圍行。

    226 《登西湖北樓》 宋·丘濬

    尋游心緒忍闌珊,高處重登始是觀。
    晚吹劃開三面碧,晨曦收住一天寒。
    南屏洞戶蘿陰合,東極鰲峰雪浪漫。
    遠近聲形窮不得,離朱師曠漫憑欄。

    227 《和周元吉右司過弊居追懷南鄭相從之作》 宋·陸游

    梁益東西六十州,大行臺出北防秋。
    閱兵金鼓震河渭,縱獵狐兔平山丘。
    露布捷書天上去,軍諮祭酒幄中謀。
    豈知今日詩來處,日落風生蘆荻洲。

    228 《社日南康道中》 宋·楊萬里

    東風試暖卻成寒,春恰平分又欲殘。
    淡著煙云輕著雨,近遮草樹遠遮山。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嶺北間。
    管領社公須竹葉,在家在外匹如閑。

    229 《題小室二首》 宋·劉克莊

    阡陌東西山北南,半生常帶散人銜。
    何曾云夢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合上大夫投欲死,甕間吏部寢方酣。
    可憐子駿無家法,下見先人面有慚。

    230 《西歸七首次韻和泗州十五叔父四》 宋·晁補之

    浮云如游塵,倏忽蔽白日,登高念搖落,歲暮一何疾,東陵種瓜事,富貴寧可必,人生無南北,行樂時易失,

    231 《減字木蘭花·七年風害》 元·王哲

    七年風害。
    悟徹心經無礙。
    信任西東。
    南北休分上下同。
    龍華三會。
    默識逍遙觀自在。
    要見真空。
    元始虛無是祖宗。

    232 《過上海寨昔人于此潴水以限北方》 宋·項安世

    原田漫漫不知津,春寨清明思殺人。
    雨后燒痕無潤澤,煙中日色少精神。
    噸城南池溝隍古,海寨東西徑遂新。
    誰見當時經畫意,只今高浪化征塵。

    233 《南窗》 宋·釋惟一

    百一十城煙水外,玲瓏八面自天開。
    等閑坐斷東西北,無限薰風拂拂來。

    234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235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236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37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南北朝·謝朓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游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于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寫景寫水思鄉

    23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39 《大東》 先秦·佚名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眷言顧之,潸焉出涕。

    詩經戰爭生活長詩

    240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唐·李白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燕鶩池。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

    戰爭愛國抱負組詩

    * 關于東西南北的詩詞 描寫東西南北的詩詞 帶有東西南北的詩詞 包含東西南北的古詩詞(13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