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荒的詩詞(1308首)

    121 《王公慥東歸》 宋·梅堯臣

    行色上東陌,秋槐葉亂飛。
    囊無一錢用,篋有古書歸。
    羸駟嘶寒草,荒城背落暉。
    莫嫌牛馬隔,走別八行稀。

    122 《依韻和希深新秋會東堂》 宋·梅堯臣

    何必水周堂,翛然萬木涼。
    朋簪茲共樂,節物自迎商。
    巧笑承歡劇,新詞度曲長。
    驂鸞悲霧扇,泛蟻釂云漿。

    123 《送史丞之海門史淮東人》 明·高啟

    黃茅連霧雨,此地久荒涼。
    月出嵎夷邇,江通渤澥長。
    改官非謫宦,到邑是還鄉。
    海上遙聞說,歸人已裹糧。

    124 《送何明府之秦郵(何,淮東人·已三為縣令)》 明·高啟

    馬前風葉助離聲,楚驛都荒不計程。
    一令尚淹三縣事,幾家曾見十年兵。
    夕陽遠樹煙生戍,秋雨殘荷水繞城。
    父老不須重嘆息,君來應有故鄉情。

    125 《東坡故居二首》 宋·劉克莊

    嘉祐寺荒誰與葺,合江樓是復疑非。
    已為韓子騎驎去,不見蘇仙化鶴歸。

    126 《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宋·文同

    晚客無一來,獨步入東谷。
    園林已成就,此景頗不俗。
    落落巖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127 《余過興州太守晁侯延之于東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宋·文同

    鄭谷題詩處,荒涼不復知。
    使群來問日,景物欲歸時。
    崖巘供清溜,亭臺繞翠漪。
    主人憐過客,借與傲炎曦。

    128 《曉入東谷》 宋·文同

    振纓效王官,釋耒去鄉縣。
    十年始還此,景物覺盡變。
    東谷素所愛,乍到若創見。
    煙云引晨策,數里入蔥蒨。

    129 《東山懷謝傅用禮滅翁韻》 宋·洪咨夔

    金堂石室舊徜徉,被發依然下大荒。
    月送嬋娟華落蕊,云移縹緲濕疏篁。
    桓伊箏外深情酒,幼度棋邊定力香。
    往古來今開闔眼,樓頭吹面朔風涼。

    130 《東山道院》 宋·白玉蟾

    煙月荒涼野色寒,松梢滴露夜將闌。
    人家曠絕無雞犬,一鶴飛來點翠山。

    131 《宿東園詩》 南北朝·沈約

    陳王鬬雞道。
    安仁采樵路。
    東郊豈異昔。
    聊可閑余步。

    132 《比部朱員外知東明縣》 宋·楊億

    宰邑承顏帝澤優,春郊數舍躍蹕騮。
    弦歌平昔有遺愛,桑梓依前訪舊游。
    鄉里歸時榮盡錦,庭闈到日潔晨羞。
    陶潛未省荒三逕,班嗣何因樂一邱。
    蘭長謝庭傅賦詠,花開潘縣占風流。
    薰爐綾被馀言馥,省闥沉沉侍史愁。

    133 《黃覺東游》 宋·楊億

    鄉關迢遞數千里,場屋蹉跎二十年。
    三獻猶垂卞和淚,幾人先著祖生鞭。
    風塵漫索長安米,禾黍全荒負郭田。
    關外賢豪遍投分,趙囊回日滿金錢。

    134 《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 宋·曾鞏

    荒城懶出門常掩,春氣欲歸寒不斂。
    東鄰咫尺猶不到,況乃傍溪潭石險。
    風光得暖才幾日,不覺溪山碧于染。
    欣然與客到溪岸,衣幘不避塵泥點。

    135 《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 宋·王之道

    平生最愛煙水閒,不知歲月磨江山。
    干戈七載厭奔走,清霜夜入飛蓬間。
    我家山水擅平遠,未向郭熙見秋晚。
    驚鴻斷處抹微云,野水盡頭橫翠巘。

    136 《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鱣溪》 宋·張元干

    寒木高蘿幾曲溪,斷碑零落臥荒祠。
    澄潭想像云頭涌,懸瀑依稀雨腳垂。
    地軸漫煩龍虎戰,天符那得元神私。
    茫茫造物殊難曉,要是為霖自有時。

    137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138 《謁象之同諸君步之東禪院》 宋·韓維

    二年憔悴走京塵,匹馬歸來訪四鄰。
    足滑舊諳城下徑,眼明重見里中人。
    青蔬不沒荒畦雪,翠柏當留野殿春。
    風物自如人事改,夕陽哀淚落衣巾。

    139 《廣漢黃仲秉即轉運使治之東作亭扁以楚翠蓋取》 宋·張栻

    維衡屹南荒,作鎮自開辟。
    蟠根結地厚,面勢倚空碧。
    陂陀數州境,高下相接跡。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極。

    140 《東坡二首》 宋·陳造

    五載詩鳴臥雪堂,暮年長嘯走南荒。
    當時戲彩慈親側,豈復陳編羨范滂。

    * 關于東荒的詩詞 描寫東荒的詩詞 帶有東荒的詩詞 包含東荒的古詩詞(13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