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畔的詩詞(537首)

    41 《宿金沙江》 明·楊慎

    往年曾向嘉陵宿,驛樓東畔闌干曲。
    江聲徹夜攪離愁,月色中天照幽獨。
    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
    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

    42 《轉調蝶戀花/蝶戀花》 宋·沈蔚

    溪上清明初過雨。
    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
    輕暖時聞燕雙語。
    等閑飛入誰家去。
    短墻東畔新朱戶。
    前日花前,把酒人何處。
    仿佛橋邊船上路。
    綠楊風里黃昏鼓。

    43 《八聲甘州 贈易自然禱雨有感》 元·梁寅

    喜神龍飛雨遍秋郊,黃河自天來。
    是蟠溪逸士,胸中造化,掌上云雷。
    壇峙吟峰東畔,稽首望仙臺。
    絳節霓衣,擁閶闔朝開。

    44 《八聲甘州 贈易自然禱雨有感》 元·梁寅

    喜神龍飛雨遍秋郊,黃河自天來。
    是蟠溪逸士,胸中造化,掌上云雷。
    壇峙吟峰東畔,稽首望仙臺。
    絳節霓衣,擁閶闔朝開。

    45 《沁園春 宿瓜洲城》 元·張野

    瓜步城*,煙樹西津,幾回往來。
    盡洪濤千丈,魚龍出沒,蒼顏十載,鷗鷺驚猜。
    驛館荒涼,征鞍牢落,寄語樓船且莫開。
    今宵里,要江聲一枕,洗滌羈懷。

    46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劉起

    瓊臺東畔石橋西,三徑無塵古木垂。
    囊里歌編君相賜,腹中珠穴老莊知。
    風回蕙帳過猿嶺,月上茅堂透鳥枝。
    萬載圣朝高士傳,何人更得效依稀。

    47 《為被虜婦作》 宋·潘文虎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家在浙江東畔住。
    離家一程遠一程,飲食不同言語異。
    今之眷聚昔寇仇,開口強笑心懷憂。
    家鄉欲歸歸未得,不如狐死猶首丘。

    48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五四三二一,日向東畔出。
    照見洞庭湖,烏龜眼睛赤。
    天無門,地無壁。
    一陣任風射回,吹起兩須無孔笛。

    49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今朝又是四月一,那事全然沒消息。
    衲益皮草久不乾,且喜日頭東畔出。

    50 《白云庵四首》 宋·逍遙子

    泉流東畔是蓬萊,我愛青山為展開。
    獨倚瘦筇誰是伴,白云日晚自歸來。

    51 《偶成》 宋·喻良能

    祠山東畔古桐西,垂柳陰陰映短扉。
    誰道官居太蕭瑟,香粳甜輭鱖魚肥。

    52 《句》 宋·張權

    江轉荊湖第二州,巴渝東畔楚西頭。

    53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章得象

    瓊臺東畔倚岧峣,縹緲煙霞切絳霄。
    門外杉松盡顛怪,云中雞犬自逍遙。
    水流玉洞桃花出,風過星壇桂子飄。
    蕙帳已空三徑在,可憐猿鶴共無憀。

    54 《京城雜詠》 元·歐陽系

    奉詔修書白玉堂,朝朝騎馬傍宮墻。
    閘河東畔垂楊柳,時有鶯聲似故鄉。

    55 《留別敬師》 明·陳鴻

    浪游行橐倍蕭然,但有山僧送上船。
    月白不堪蓮社別,日高難戀竹房眠。
    曉糧載少癯同鶴,秋思悲多亂似蟬。
    后夜憶師空夢寐,淮城東畔寺門前。

    56 《寄情》 明·吳鼎芳

    殘山如黛月痕斜,子夜青鞋踏淺沙。
    十里紅橋東畔路,梅花多處是君家。

    57 《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六首》 明·于慎行

    玉闌東畔畫簾前,到處常隨豹尾旋。
    圣代儀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來偏。
    瑯函賜錦馳中騎,寶鼎分餐出御筵。
    齋室受釐應有問,朝回猶恐夜深宣。
    ¤

    58 《望都》 宋·范成大

    荒寺疏鐘解客鞍,由山東畔白煙寒。
    望都風土連唐縣,翁媼排門帶癭看。

    59 《中秋清暉閣靜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賞月》 宋·范成大

    前年銀界接天迷,去歲金盤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東畔女墻西。

    60 《秋夜獨過小橋觀月》 宋·陸游

    湖上蕭蕭葉落頻,小橋東畔岸綸巾。
    乍圓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細鱗。
    有酒便應遺世事,得閑隨處勝官身。
    笑談但恨朋游少,安得幽人與卜鄰。

    * 關于東畔的詩詞 描寫東畔的詩詞 帶有東畔的詩詞 包含東畔的古詩詞(5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