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畔的詩詞(537首)
241
《洛神賦》 魏晉·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242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43
《雪竇游志》 元·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游記散文寫景
247
《玉樓春》 宋·歐陽修
珠簾半下香銷印。
二月東風催柳信。
琵琶傍畔且尋思,鸚鵡前頭休借問。
驚鴻過后生離恨。
紅日長時添酒困。
未知心在阿誰邊,滿眼淚珠言不盡。
248
《愁倚闌令》 宋·晏幾道
憑江閣,看煙鴻。
恨春濃。
還有當年聞笛淚,灑東風。
時候草綠花紅。
斜陽外、遠水溶溶。
渾似阿蓮雙枕畔,畫屏中。
249
《洞仙歌·詠柳》 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詠物柳樹同情少女
251
《江神子》 宋·蘇軾
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戍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
夢中了了醉中醒。
252
《畫堂春》 宋·黃庭堅
東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幾明窗。
日西人吏散東廊。
蒲葦送輕涼。
翠管細通巖溜,小峰重疊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帶水風香。
254
《念奴嬌》 宋·秦觀
畫橋東過,朱門下,一水閑縈花草,獨駕一舟千里去,心與長天共渺。
乍暖扶春,輕寒弄曉,是處人蹤少。
黯然望極,酒旗茅屋斜嬝。
少年無限風流,有誰念我,此際情難表。
255
《風流子》 宋·秦觀
新陽上簾幌,東風轉,又是一年華。
正駝褐寒侵,燕釵春裊。
句翻詞客,簪斗宮娃。
堪娛處,林鶯啼暖樹,渚鴨睡睛沙。
258
《定風流》 宋·晁補之
跨鶴揚州一夢回。
東風拂面上平臺。
閬苑花前狂覆酒。
拍手。
東風騎鳳卻教來。
謫好伯陽丹井畔。
官滿。
平臺還見片帆開。
上界雖然官府好。
總道。
散仙無事好追陪。
260
《留客住》 宋·周邦彥
嗟烏兔。
正茫茫、相催無定,只恁東生西沒,半均寒暑。
昨見花紅柳綠,處處林茂。
又睹霜前籬畔,菊散余香,看看又還秋暮。
* 關于東畔的詩詞 描寫東畔的詩詞 帶有東畔的詩詞 包含東畔的古詩詞(5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