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海公的詩詞(973首)

    901 《送路糾歸老丹陽》 宋·陳師道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
    寧聞有余論,但問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氣蓋諸儒。
    獨無金水力,竟與蛙黽俱。

    902 《贈鄭戶部》 宋·陳師道

    千載歸來遼海東,江山如舊里閭空。
    時平未覺身難遇,學贍依然說不窮。
    著繡晝行真細事,一車磬折得深衷。
    圣朝未有徐州相,剩作功名跨數公。

    903 《足亭張康節南亭也臺數尺亭在其上》 宋·李廌

    人生天地間,海中一浮漚。
    欲求無厭心,無乃不勝求。
    知足有真樂,不然多悔尤。
    淺儒急名譽,夸人矜智謀。

    904 《贈周然父》 宋·鄭剛中

    憶昨被嚴召,同時具行李。
    海風九月寒。
    孤翮相次起。
    扁舟下雙溪,鼓棹共秋水。

    905 《再用王才元少師韻》 宋·李彌遜

    十年趁飛蓬,來作海邊夢。
    曾無竹馬迎,長辨柳車送。
    長須乞米炊,驥子學詩誦。
    自公弭節歸,許我勢鞭從。

    906 《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 宋·曹勛

    我家天臺玉霄峰,旁臨云海空復空。
    水光際天接山影,山間樓閣相溟蒙。
    仙人騎鯨度空碧,步虛聲下飄天風。
    纓冠葳蕤跨彩翼。

    907 《到夔門呈王待制》 宋·李石

    手挈東風上水關,鳳書迎日看新班。
    五湖家世烏衣巷,三峽樓臺赤甲山。
    畫戟門開春盡永,臥龍帳穩海波閒。
    安危大計須公等,天定應知即賜環。

    908 《代上閬中章使君》 宋·李流謙

    九區混軌文,正寧垂衣裳。
    公家轉洪鈞,一氣斡混茫。
    蠻夷奉琛貢,月窟東扶桑。
    至今有遺黎,盛德登樂章。

    909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910 《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 宋·虞儔

    眼橫秦望接云高,不獨詩豪酒亦豪。
    豈是過呼韓吏部,未應輕比漢功曹。
    尊空北海懷文舉,菊繞東籬念老陶。
    只恐詔歸天尺五,直須秉燭與公遨。

    911 《告別晦庵晦庵有惜別語因用張志和答陸羽問作》 宋·趙蕃

    負笈初忘道阻長,求船翻為歲奔忙。
    一尊故惜時重與,四海當知別未嘗。
    渭北江東無異轍,太虛明月本同光。
    屬公忽諱經為別,遣客仍知醉不忘。

    912 《因誠齋寄張三十叔》 宋·趙蕃

    韶石馳書歲屢終,浮湛渺渺聽殷洪。
    長年苦望吾地涉,寧料它途馬首東。
    鴻雁又當辭瘴海,孔鸞端合在高桐。
    忽逢玉節春江上,再拜題詩覓寓公。

    913 《齊云樓》 宋·葉適

    天下雄諸侯,蘇州數一二。
    都會自昔稱,陪京今也貴。
    奕奕撰重樓,岧岧立平地。
    虛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

    914 《送程傳叟》 宋·葉適

    茂苑臺高春日明,君顏如花楊柳青。
    蕭條別離風雨外,楊柳自青君貌改。
    誰知仰天愬天公,三辰五星在心中。
    老作海頭新生簿,蜃氣錯雜迷西東。
    去年無禾雖種菽,乞命只指今年熟。
    家人未可便喜歡,少待上司催結局。

    915 《詩別可齋陳制置移鎮吳門》 宋·鄭清之

    恭惟上明圣,宵旰親政初。
    朝有快活貫,野無薄笨車。
    我獨何因緣,濫持鈞與樞。
    妄想在人物,搜羅到巖墟。

    916 《懷何月湖》 宋·周文璞

    星星鬢發臥林丘,詔使東川作郡侯。
    髯叟望公來海嶠,癭兵迎守去夔州。
    珍圖想掛茅齋壁,巧石應隨竹釘舟。
    教得巴童歌舞好,侍郎千萬卻歸休。

    917 《經進百韻詩》 宋·岳珂

    永佑當臨御,重熙極泰亨。
    物窮隍土復,地大蘗牙萌。
    蕞爾瀛懦圖,違吾海上盟。
    烽煙昏九土,氛霧塞三精。

    918 《送文大監赴召》 宋·陽枋

    云門大卷聲鏗鏘,不比寒谷號蛩螀長笑歸來書滿床,著眼不用垂簪裳。
    夤緣仕版亦逢場,一鼎熱處元清涼。

    919 《高風行懷本齋》 宋·王柏

    人皆喜君出,我獨喜君歸。
    君出豈不媺,事業生光輝。
    君歸亦不惡,風味高一時。
    人才有消長,世運有盛衰。

    920 《呈和仲》 宋·方岳

    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
    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臺彼鳳尾。
    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逕甚捷,頭放稍低那得爾。

    * 關于東海公的詩詞 描寫東海公的詩詞 帶有東海公的詩詞 包含東海公的古詩詞(9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