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林寺的詩詞(62首)

    41 東林寺寄包侍御》 唐·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42 東林寺寄包侍御》 唐·靈澈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誰能來此焚香坐,共作壚峰二十人。

    43 《再游東林寺作五首》 唐·貫休

    臺殿參差聳瑞煙,桂花飄雪水潺潺。
    莫疑遠去無消息,七萬馀年始半年。
    桓玄舊輦殘云濕,耶舍孤墳落照遲。
    有個山僧倚松睡,恐人來取白猿兒。

    44 《送東林寺睦公往吳國》 唐·齊己

    八月江行好,風帆日夜飄。
    煙霞經北固,禾黍過南朝。
    社客無宗炳,詩家有鮑昭。
    莫因賢相請,不返舊山椒。

    隱居

    45 東林寺》 唐·修睦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繞廊。
    水光秋澹蕩,僧好語尋常。
    碑古苔文疊,山晴鐘韻長。
    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蓮香。

    46 東林寺前作二首》 明·梁有譽

    寒日照流水,晚風吹古樹。
    遙聽暮鐘聲,依依度江去。

    47 東林寺》 宋·范成大

    談易翻經宰木春,三生猶自裊煙熏。
    客塵長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老矣懶供蓮社課,歸哉忺讀草堂文。
    山頭一任天燈現,個事何曾落見聞。

    48 東林寺二首》 宋·黃庭堅

    白蓮種山凈無塵,千古風流社里人。
    禪律定知誰束縛,過溪沽酒見天真。

    49 《題雁汊峰東林寺》 宋·劉過

    雁汊泊船去,巖頭間訪僧。
    故人留少駐,俗子見何曾。
    佛屋警天柱,心光續命燈。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騰騰。

    50 《題東林寺》 宋·劉過

    爾自貪癡不肯間,江南多少好青山。
    老夫為不愛官職,買得狂名滿世間。

    51 《題東林寺》 宋·夏竦

    昔帝先賢跡未消,森沉臺殿鎖礁嶢。
    新蓮照水香空在,舊輦生塵翠已凋。
    夾道古藤看翳日,過谿蒼蘚半侵橋。
    遠公前意無人會,空對清風望寂寥。

    52 東林寺上方塔》 宋·董嗣杲

    塵外乾坤豈易窺,上方尋勝短筇隨。
    病僧借榻山衣破,臥佛當門石塔危。
    亂竹迸階交密樹,荒苔沿壁纏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愛說浮光死戰時。

    53 東林寺贈宜上人》 宋·董嗣杲

    幽階苔蘚翠纖纖,屐齒沾濡逐步黏。
    曉澗迸泉迷杏塢,春風停雨暗茅檐。
    禪高何待音聲悟,詩好爭傳格律嚴。
    誰浼我師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54 《重入東林寺》 宋·董嗣杲

    雁門市里梵坊通,整理重登興未窮。
    雙劍風高云氣壓,五杉閣峻水聲空。
    欲拋世網離塵境,要扣禪機演祖風。
    況有昔賢遺跡處,白家池上白蓮中。

    55 《入東林寺》 宋·董嗣杲

    晴向過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晉時流。
    云生古樹蔦蘿雨,風卷修廊松竹秋。
    登閣冷知山撲面,照池涼覺水澄眸。
    捻香禮遍遠公墓,僧舍乞茶談趙州。

    56 《夜坐東林寺》 宋·董嗣杲

    晚云斂盡鶴聲遲,萬木號空夜景移。
    三笑亭前山月上,卻如身在冷泉時。

    57 《宿東林寺》 宋·陳杰

    遠公招隱處,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只出,谷虛天籟聞。
    挑燈過雁盡,得句曉窗分。
    不寐關何事,幽棲意自欣。

    58 《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因寄崔二十二員外》 唐·白居易

    謫辭魏闕鹓鸞隔,老入廬山麋鹿隨。
    薄暮蕭條投寺宿,凌晨清凈與僧期。
    雙林我起聞鐘后,只日君趨入閣時。
    鵬鷃高低分皆定,莫勞心力遠相思。

    冬天

    59 《東西二林寺流水》 唐·貫休

    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60 《東西二林寺流水》 唐·貫休

    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 關于東林寺的詩詞 描寫東林寺的詩詞 帶有東林寺的詩詞 包含東林寺的古詩詞(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