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性的詩詞(532首)
461
《劉骍子初冠勉以詩》 宋·陳藻
汝斧十五初裹頭,桂堂讀書從我游。
汝今裹頭恰十五,兩載東林就規矩。
我身只是前時命,汝家歲久無衰盛。
族人快活羨汝爺,汝又勝爺好情性。
瑩徹溫柔好性情,更須奮筆趨前程。
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諸舅豈無甥。
464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468
《胡撫干仲方》 宋·項安世
南郡佳人胡伯始,遼鶴重來藕花里。
皮冠翠被俯曾城,一一人民皆故里。
罪人雖在四民外,亦是官家窮赤子。
已將密蔭庇龜魚,更把閒情親鹿家。
470
《周子問作蕎麥面冷淘二首》 宋·項安世
調笑何郎莫漫嫌,一杯為洗太官膻。
品題今自東湖始,湯沐新封羹頡邊。
短制牙籌防易斷,半和{左麥右駿去馬}粉借微堅。
山雞雋永堪司薦,豈是從來野性便。
471
《詠水上雙白鳥》 宋·張嵲
夜雨山水清,朝暉凈崖壁。
飛來雙白鳥,未省平生識。
鴐鵝謝清姿,鷗鳥慚素質。
低昂信波濤,顧盼矜羽翮。
472
《送馮圓仲入蜀》 宋·章甫
我本山中人,早信云無心。
卷舒隨清風,或作三日霖。
十年江湖游,復識水之性。
東西因地形,圓折初無定。
473
《皇太子生辰詩》 宋·張镃
慶協丁年慶,祥開甲觀雄。
九霞光絢爛,重日彩曈曨。
根本千齡固,元良萬口同。
文孫覿堯法,圣子奉虞聰。
475
《次韻潘茂洪春日書懷》 宋·張镃
東風漸放柳遮門,隔水人家聚似村。
漁艇遠來夸甫里,僧隣閒過講慈恩。
花繁慣識蜂情性,晝靜初聞燕語言。
病起適逢春正好,莫教詩思卻塵昏。
476
《移石種竹橘》 宋·張镃
野性樂閒寂,況值秋氣清。
旋即東墻隈,削苔方甃平。
石立稍退步,薜荔纏珠纓。
橘香湖海趣,竹翠山林情。
477
《奉送符伯壽尉太平》 宋·劉宰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
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陸走水行船。
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遲次安且便。
瓜時驟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爭先。
478
《代壽徐意一參政》 宋·劉黻
東南仁氣氳堪輿,武夷相望鐘真儒。
考亭西山接伊洛,望庭坦蕩除榛蕪。
意一先生續正傳,剛以直養軻其徒。
端平御史凜風節,歷歷抗疏誅奸諛。
479
《哭藝堂湯先生》 宋·劉黻
天地之性人為貴,四骸仁義一只具。
先生領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獨觀昭曠原,學不師傳能自悟。
真貧不撓萬境融,實行已熟群□□。
480
《白拒霜》 宋·林景熙
美人瀟灑江水東,玉為肌骨冰為容。
豈無嫣紅鬧別浦,自性淡佇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宮飾,白帝有令毋纖稼。
霜紈霧谷許在列,其敢誨冶女不共。
* 關于東性的詩詞 描寫東性的詩詞 帶有東性的詩詞 包含東性的古詩詞(5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