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南西北的詩詞(1379首)

    481 《漢中行》 宋·杜范

    思昔漢中殆,羯奴自荒逖。
    驅侵警邊陲,腥臊污華國。
    官守蒙胡塵,宮廟入胡域。
    奸回執國命,地土輕棄擲。

    482 《冬日》 宋·李復

    日出東南隅,轉側下西陸。
    不經中天行,但驚六龍速。
    愁寒余月陰,云重欲壓屋。
    霰雪飛不斷,凝冰介萬木。

    483 《茅山道中》 宋·陸文圭

    蜿蜒西北來,土阜馀百里。
    怪石從巉巖,勢距三峰止。
    大峰東南傾,中峰伏龍起。
    綿綿亙不斷,小峰平而峙。

    484 《新亭落成》 宋·錢時

    峭壁擎空不偶然,自從開辟我周旋。
    放開西北三邊地,托起東南一片天。
    得句謾酬康節韻,知音未斷伯牙弦。
    太平風蕗真堪老,不屬枯禪不屬仙。

    485 《為高芝大卿壽》 宋·釋寶曇

    江南江北梅雨村,山東山西將相門。
    謝天為產此英杰,一洗瘴霧中黃昏。
    斯文槃槃古都會,象犀珠玉如云屯。
    富商巨賈不易售,獨許王謝窺藩垣。

    486 《和張蒙山韻》 宋·釋寶曇

    老覺溪深杓柄長,舉頭三晏目無光。
    試尋西陌東阡去,卻得南窗北戶涼。
    好鳥關心渾是夢,明珠論斗不勝量。
    束書莫作癡兒事,一瓣先師未了香。

    487 《惠文伯居士請贊》 宋·釋崇岳

    這個賊,無面目。
    指東南,看西北。
    不住云居,又憎薦福。
    自知不解守叢林,永劫甘心入地獄。

    488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有一物,無人識。
    或在東南,或居西北。
    破草鞋跟踏著,價重千金;折拄杖頭挑來,分文不直,識不識,吳地冬瓜,鎮州蘿蔔。

    489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新羅日午打三更,回首面南看北斗。
    堪悲堪笑,黃面禪和到處行腳,只管將鼻孔東邊嗅西邊嗅。
    自己鼻尖上有一點糞,十個五雙因甚不覺臭。

    490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一句子,黑漆黑。
    無欛柄,有準則。
    確搗東南,磨推西北。

    491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問我家風,識你家風。
    將謂耳背,元來耳聾。
    指南為北,問西答東。
    阿呵呵,趙州恰恰似天童。

    492 《山居》 宋·釋文珦

    身寄孤猨野鶴鄉,邇來真與世相忘。
    東南地闕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陽。
    根有茯苓松色異,土生蘭茝蘚苔香。
    細將萬事都思遍,唯有閒居味最長。

    493 《同諸友尋幽登飛來峰》 宋·釋文珦

    湖際山何限,飛來獨著名。
    玲瓏疑鬼鑿,崷崒自天成。
    猿去猶存洞,龍歸尚有泓。
    樹因含玉潤,泉為煉丹清。

    494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峭峻門庭,平白道路。
    擔板睦州,面壁魯粗。
    不問南來北來,東去西去,須信長年不出戶。

    495 《參頭智舒與眾行者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背鮐齒鯢,皮雞發鶴。
    西北出家,東南行腳。
    選佛到空覺覺空,為人除藥病病藥。
    夕壑云生,秋潭月落。

    49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南來北去及東西,萬物難歸一等齊。
    倏忽爭知興變易,幽玄恬澹不昏迷。
    區分有截無邪見,軌范如空詠好題。
    天且豈容私輔德,功成自豎入云梯。

    497 《喜晴即用前韻》 宋·袁說友

    春田欲雨常憂遲,夏田得雨雨嗟逾時。
    春耕夏耨兩無及,眼乾淚竭空沾衣。
    翻翻聯聯腳力盡,萬車不救一尺泥。
    朝看東南暮西北,晚霞倏忽山頭歸。

    498 《贈陰陽家聶蒙德》 宋·曾豐

    陰陽家者太高生,見謂青囊未是經。
    舌卷東南諸海水,胸羅西北一天星。
    與人后代為長吉,疑爾前身是巨靈。
    莫把山川為道看,山川猶是未離形。

    499 《贈陰陽家童國用》 宋·曾豐

    生于參政侍郎村,它尚詩書況近孫。
    鐵硯無功招白眼,金函有訣動朱門。
    天開西北眾星聚,地辟東南元氣溫。
    要就其間卜佳處,胸中須自有乾坤。

    500 《諫逐客書》 先秦·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
    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古文觀止公文

    * 關于東南西北的詩詞 描寫東南西北的詩詞 帶有東南西北的詩詞 包含東南西北的古詩詞(13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