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世間處的詩詞(998首)

    381 《贈開先悟老述情三頌自掀持淡泊不事化緣夜坐》 宋·王洋

    放懷澹泊省拘持,應物無方自不疑。
    我國晏然君莫問,他心通處我為誰。
    靜無淮浦他年夢,老與廬山宿命期。
    到了百年俱任運,世間屈曲自推移。

    382 《子楚以二酒合而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詩敘其事》 宋·王洋

    世間百味俱有正,偶人酸咸俱一病,須知論酒如論才,軟美悅人嚴太勁。
    韓青居士貴調和,田竇醉時籍福勝。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談已造名理窟,一鞭亟人亡何鄉。
    了知此處有真趣,再聽牖下鳴糟床。

    383 《次韻周秀實見寄長篇》 宋·王洋

    當年識君恨不早,麗句清高人縹緲。
    有如商律變初秋,慢綠夭紅俱一掃。
    自親蘭杜襲馀芳,歸爇寒爐陋昏棗。
    乃知形骨縱龍鐘,勝處精神不衰老。

    384 《方何二公回自郡所得不同作詩戲之》 宋·王洋

    南鄰博士只破幃,春來數日分春衣。
    東風陌上催蒙茀,不許看花緩緩歸。
    那此此理未可訴,破費書廚走長路。
    靜思我咎安致然,杳杳人情無問處。

    385 《和清溪可居壁間韻》 宋·薛嵎

    日日虛廊步百回,吟邊時有可人來。
    西湖處士詩名世,老向孤山亦為梅。

    386 《次韻芳卿一室》 宋·于石

    一室志天下,何須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義百年心。
    蕉鹿夢中夢,松風吟處吟。
    幽泉鳴絕壁,不作世間音。

    387 《過蝦蟆泉》 宋·袁說友

    平生一壑清濯裳,愛泉謹護如堤防。
    酌飲爰至蝦蟆涪,水經第四源流長。
    天教神禹使壬甲,幻得蟾蜍半山壓。
    建瓴瀉出沆瀣清,底事汗流猶背浹。
    惠山車馬松江舟,兩泉寒冽天下求。
    不知此水更奇品,世間實處多名浮。

    388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生活理想

    389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9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391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392 《下途歸石門舊居》 唐·李白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贈別友情寫人

    393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394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95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396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397 《秋興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天寫景抒情憂國憂民組詩

    398 《瀧岡阡表》 宋·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
    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399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泰山組詩

    400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 關于世間處的詩詞 描寫世間處的詩詞 帶有世間處的詩詞 包含世間處的古詩詞(9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