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路日的詩詞(1064首)
961
《少室山》 宋·汪元量
巖巖路徑入空蒙,中有幽人舊日宮。
野草敗垣供暮雨,斷碑古木管秋風。
山川融結千年秀,天地包籠一世雄。
從此不須高索價,高名過眼總飄蓬。
964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965
《秦女休行》 明·劉基
秦家女兒美且都,齒如編貝唇如朱。
有生不幸遭亂世,弱肉強食官無誅。
兄朝出門暮不返,家人悵望空倚閭。
女休聞之肝膽裂,奮臂不惜千金軀。
966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968
《又用前韻(二首)》 明·劉基
樹頭寒月影扶疏,天上清霜下玉除。
紫塞風高鴻失路,碧梧枝冷鵲移居。
虎頭曠日麋倉粟,牛腹中宵詫帛書。
見說抱關堪避世,稗官猶可學《虞初》。
¤
969
《旅興(四十首)》 明·劉基
上古人一心,生榮死同哀。
末世自為心,骨肉多嫌猜。
沉沉十日雨,漫漫百畝苔。
苔深車輪沒,平路生蒿萊。
嗚呼張仲蔚,衡門何由開。
¤
970
《題畫》 明·唐寅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塵不上渡頭航。
白蘋開處藏漁市,紅葉中間放鹿場。
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著樹橘生香。
遙聞逋老經行處,芝草葳蕤滿路傍。
972
《書隱者壁》 宋·王珪
客路林如棘,巖棲靜掩關。
陶巾春漬酒,謝屐晚回山。
醉夢雷霆息,棋聲日月間。
我慚攖世綱,暫此一怡顏。
973
《送孔先生還山》 宋·韓維
先生樂道者,于世澹無欲。
高風自絕人,正行不違俗。
朅來城闕游,不受麈事觸。
目久望林壑,駕言反幽筑。
974
《寄致仕李洵大夫》 宋·韓維
買得田園便退身,世間今作自由人。
不爭路上風波靜,無相光中日月新。
紅葉委階非異物,碧峰當戶見全真。
知君未放狂心歇,興在陶公漉酒巾。
975
《奉使過居庸關》 宋·鄭獬
鐵山五十里,{左犭右票}獸不能逾。
兩壁如夾城,行人貫眾魚。
巨關隔元氣,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鍵,萬馬不能趨。
976
《七夕》 宋·強至
七月七日暑氣徂,此夕何夕樂且娛。
世傳牽牛會織女,雨洗云路迎霞車。
初因烏鵲致語錯,經歲一會成闊疏。
牛女怒鵲置諸罪,拔毛髠腦如鉗奴。
977
《將渡揚子風雨忽作》 宋·強至
南徐景物古愁人,薄宦扁舟更水濱。
不識濁醪傾北固,獨隨寒雨出西津。
連天風浪聲兼厲,當路黿鼉氣亦振。
吾道屈伸非一日,世情未要責江神。
978
《送公度赴詔歸闕》 宋·強至
兩京三仕并交游,有道從來慕太丘。
白日聲名隨詔召,青云家世踵飚流。
數程去路朱蹄駿,一曲離筵翠黛愁。
材力如君當拔擢,敢辭幕府獨淹留。
979
《依韻和吳七丈詠雪二首》 宋·強至
江邊玉樹渾無地,世上銀河自有橋。
宿凍即交山口路,冷波應減海門潮。
當年右席辭空在,今日扁舟興轉遙。
寬褐紅爐溫坐外,人間萬事任寥寥。
980
《送盛君方》 宋·強至
秋風木葉飛邊徹,日暮銅臺別杯釂。
燕姬一曲聲未終,交臂方攜忽南棹。
相公鎮魏從辟書,玉帳三年奉談笑。
密謀直道裨主人,飽食庸兒或陰誚。
* 關于世路日的詩詞 描寫世路日的詩詞 帶有世路日的詩詞 包含世路日的古詩詞(10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