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且詠詩的詩詞(184首)

    81 《次韻程泰之正字奉祠惠照院詠雪五首》 宋·周必大

    方丈仙人定好奇,行吟合璧作瓊蕤。
    免園且就如今賦,鳳沼重看異日詩。

    82 《季懷設醴且示佳篇再賦一章以酬五詠》 宋·周必大

    卯飲高樓徹暮霞,絕勝茅屋己公茶。
    篛包句好逢真賞,荷葉甌深稱嫩芽。
    詩老坐中容我輩,朝賢乞處藉君家。
    從來佳茗如佳什,屢酌新烹味轉嘉。

    83 《詠雪應令詩》 南北朝·沈約

    思鳥聚寒蘆。
    蒼云軫暮色。
    夜雪合且離。
    曉風驚復息。
    嬋娟入綺窗。
    徘徊鶩情極。
    弱掛不勝枝。
    輕飛屢低翼。
    玉山聊可望。
    瑤池豈難即。

    84 《詠竹檳榔盤詩》 南北朝·沈約

    梢風有勁質。
    柔用道非一。
    平織方以文。
    穹成圓且密。
    薦羞雖百中國。
    所貴浮天實。
    幸承歡醑余。
    寧辭嘉宴畢。

    85 《擬詠懷詩 一》 南北朝·庾信

    步兵未飲酒。
    中散未彈琴。
    索索無真氣。
    昏昏有俗心。
    涸鮒常思水。
    驚飛每失林。
    風云能變色。
    松竹且悲吟。
    由來不得意。
    何必往長岑。

    86 《擬詠懷詩 十三》 南北朝·庾信

    橫流遘屯慝。
    上墋結重氛。
    哭市聞妖獸。
    頹山起怪云。
    綠林多散卒。
    清波有敗軍。
    智士今安用。
    思臣且未聞。
    惜無萬金產。
    東求滄海君。

    87 《七言再詠》 宋·張繼先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覺羽毛輕。
    松軒悵望情何限,竹檻留連興愈清。
    水草遠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細微英。
    風來晝榻消殘暑,雨過秋蟬送晚聲。

    88 《和曾竑父見招》 宋·曹勛

    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馳識故情。
    長日流金雖可畏,小槽釀玉得同傾。
    耡荒喜已親三徑,作吏誰能更一行。
    且與詩翁頻嘯詠,個中佳處絕將迎。

    89 《余丐郡得婺以詩相迎次韻》 宋·樓鑰

    風際端宜鷁退飛,青云高處有危機。
    屢遮西日成何事,幾向東風詠式微。
    塞馬云何真是福,鱸魚正不為知幾。
    休論五馬人生貴,且奉潘輿得賦歸。

    90 《詠晴》 宋·趙蕃

    敗屋兩三間,隨僧且住山。
    詩無一朝廢,官有十年閑。
    日上花明野,雞啼門掩關。
    春風從草草,老態已斑斑。

    91 《閒居六詠·午睡》 宋·岳珂

    東日平明際,北窗高臥時。
    五經方坦腹,百慮且伸眉。
    蕉覆從疑鹿,槐安更獵龜。
    覺來還一莞,七碗玉川詩。

    92 《詠丫頭巖》 宋·李曾伯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且看濃妝淡抹兩湖宜。
    何物老嫗生此兒,又睹雙髻尤為奇。
    五丁刻畫盤古時,黛綠常假山靈施。
    春風閱盡不肯笄,素螺頭立鬢不絲。

    93 《和劉舍人詠雪》 宋·李曾伯

    怪見漫空萬蝶狂,須臾色界眩昏黃。
    風姨知費幾番信,天女才施半面妝。
    筆底詩徒和冰柱,酒邊舞已失霓裳。
    梁園甚恨孤佳約,一笑吟梅且擅場。

    94 《詠雪次鐸字痛字韻二首》 宋·項安世

    我時已巴歈,曲短不成弄。
    君詩如郢人,白云渺云夢。
    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
    封姨不自惜,紛紛管迎送。

    95 《紹興圣孝感通詩》 宋·張嵲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敵橫生,侵欲不忌。
    堯湯水旱,文景菑異。
    數則使然,豈人攸墍。

    96 《廬山雜詠·棲緊三峽橋》 宋·陳文蔚

    我來未試烹茶水,且讀石上涪翁詩。
    上臥百盡晴蝃蝀,下貯一匣青玻璃。
    淵深知是蛟龍宅,風怒似挾熊虎威。
    自古賢棲知幾許,今有精藏翠微。

    97 《以詩句詠梅·一樹橫斜獨可人》 宋·方蒙仲

    玉堂亦茅舍,未易得疎親。
    且親輕相可,梅非多可人。

    98 《和趙周錫詠魏南伯家蔥茶韻》 宋·袁說友

    武夷十月嘗先春,風生兩腋撩詩人。
    玉塵一縷輕且純,不與凡味爭比鄰。
    鐺中碧玉濤涌銀,七碗不厭烹啜頻。
    書窗假寐熟欠伸,重煎倍覺滋味勻。

    9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0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且詠詩的詩詞 描寫且詠詩的詩詞 帶有且詠詩的詩詞 包含且詠詩的古詩詞(1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