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村北紡車鳴,打豆家家趁快晴。過盡水邊牛跡路,嶺頭猿鳥伴閑行。
道邊白水如牛湩,知是山泉一脈來。會挈風爐并石鼎,桃枝竹里試茶杯。
海山山下百余家,垣屋參差一帶斜。我欲往尋疑路斷,試沿流水覓桃花。
一榼無時可醉吟,一藤隨處得幽尋。先須挽取銀河水,凈洗人間塵霧心。
我自何山來,覓路占樓鐘。聯翩兩葛巾,跌宕一短筇。深谷已曛黑,夕陽猶半峰。堂中千歲師,磊砢如古松。
時鳥朝暮鳴,芳草日夜生。春風舍我去,歲律俄崢嶸。綴簇繭白白,出陂稻青青。鳴機織苧葛,暑服亦已成。
月忽飛來隨我傍,我還飛入月中央。如何桂樹許多影,不隔永輪些子光。自古中秋多苦事,非風即雨斷人腸。醉來不信寒欺酒,露濕杯盤凍作霜。
草草東園未整齊,卻於看雪最清奇。莫嫌蹈濕青鞋子,自有瓊瑤隔路泥。
忍饑不嗅嗟來食,強項從教俗子嗔。乘閑甘作不速客,好事無非我輩人。
昭代論豪杰,崔侯允武文。小卻近遐沖,厚用當致君。敷政極中和,殖學根典墳。士有砆玉岐,公自涇渭分。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老人心事日摧頹,宿火通紅手自焙。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兒嬌女共燔煨。寄君東閣閑烝栗,知我空堂坐畫灰。約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棗待翁來。
松江浩無旁,垂虹跨其上。漫然銜洞庭,領略非一狀。怳如陳平野,萬馬攢穹帳。離離云抹山,窅窅天粘浪。
經中固多趣,我老未能忘。似獲連城璧,如傾九醞觴。信能明孔氏,何暇傲羲皇。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長。
嫩晴無日也無風,政是春光酒樣醲。行到中峰元來覺,回頭已度打頭峰。
胡床腳底萬峰寒,拄杖錐尖亂蘇班。天柱岡頭行未刨,相攜更上一重山。
數間茅屋傍山根,一隊兒童出竹門。只愛行穿楊柳渡,不知失卻李花村。
厭看家園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盡還歸看,看得園花特地新。
少日耽書病得臞,何曾燈火稍相疏。如今老懶那能許,臥聽鄰齋夜讀書。
籬落深深巷,茅茨小小家。冬晴好行腳,何處不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