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鳴者的詩詞(705首)
582
《澤畔》 明·烏斯道
上征天無風,遠游橐無金。
種蘭蘭不芳,行吟向江潯。
漁父曠達者,庶幾知我心。
鶴鳴子不和,徒然有哀音。
踟躕當奈何,湘水清且深。
583
《夏霖行》 明·吳世忠
女媧之墓波面懸,無人力補東南天。
雷公玉女不知天已漏,復鳴天鼓大笑于帝前。
江翻海倒地無軸,六鰲飛上層霄顛。
遂令萬姓赤子為魚鱉,三山五岳俱回旋。
585
《獨漉篇》 明·趙南星
獨漉獨漉,波騰魚伏。
魚伏欲起,波騰不已。
翩翩孤鴻,徘徊云漢。
我欲折蘆,為子周患。
586
《木介行》 明·朱長春
空溪淅淅復淅淅,一夜風響如霹靂。
云紛天晦急雪來,半是虛花半成汁。
初時點戶濕有聲,瑟如簾下擊秦箏。
須臾上下雨且凍,滿地蹴裂黃河冰。
587
《感舊詩(并引)》 宋·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588
《虎圖》 宋·王安石
壯哉非羆亦非貙,日光夾鏡當坐隅。
橫行妥尾不畏逐,顧盼欲去仍躊躇。
卒然我見心為動,熟視稍稍摩其須。
固知畫者巧為此,此物安肯來庭除。
589
《謝東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宋·戴復古
平生不識字,把筆學吟詩。
舊說韋蘇州,于余今見之。
每遭饑寒厄,出吐辛酸辭。
候蟲鳴屋壁,鳳蟬囀枯枝。
但有可憐聲,入耳終無奇。
宏齋誤題品,恐貽識者饑。
590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宋·范成大
豐隆坎坎夜伐鼓,靈湫老龍撇波舞。
褰云掣電上清空,倒卷天潢作飛雨。
向來炎官作夏旱,萬里彤霞烘玉宇。
豈惟牛馬困蚊虻,壟上行人口生土。
591
《寄題贛江亭》 宋·范成大
二水之會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
我記斯亭且不朽,千載當與文俱鳴。
題榜誰歟漢使者,風流好事飾儒雅。
平生兩君吾故人,安得系馬亭階下?
鼓旗西征上奔瀧,所思不見心難降。
593
《豐都觀》 宋·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誰其繼之陰長生。
石爐丹氣常夜明,寵光萬柏森千齡。
峽山逼仄岷江縈,洞宮福地古所銘。
云有北陰神帝庭,太陰黑簿囚鬼靈。
594
《浮湘行》 宋·范成大
湘山中間湘水橫,綠蘋葉齊春漲生,盤渦沄沄去無聲。
吾乘桂舟泝中濡,揚波擊汰雙櫓獰,轆轤引笮如牛鳴。
595
《自作挽詞》 宋·秦觀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
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
藤束木皮棺,槁葬路傍陂。
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596
《憶昔》 宋·陸游
憶昔紹興中,束帶陪眾彥,沐浴雨露私,草木盡蔥蒨。
一朝窮達異,相遇忘慶唁。
遠官楚蜀間,寂寞返鄉縣。
于時同舍郎,貴者至鼎鉉。
597
《三山杜門作歌》 宋·陸游
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
淮邊夜聞賊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
人懷一餅草間伏,往往經旬不炊爨。
鳴呼!亂定百口俱得全,孰為此者寧非天!
598
《夜過魯墟》 宋·陸游
中夜過魯墟,船底鳴細浪。
月出菱歌長,林闇績火壯。
故居不可識,四顧但青嶂。
百年幾廢興,撫事一凄愴。
士生本耕稼,時來偶卿相;功名亦余事,所勉在素尚。
況吾多難者,久已冥得喪;微祿行當辭,沒身事幽曠。
599
《探梅》 宋·陸游
我游東村沖暮煙,斷橋流水鳴濺濺。
欲尋梅花作一笑,數枝忽到拄杖邊。
高標元合著山澤,絕艷豈復施丹鉛。
定知曾授餐玉法,不爾恐是淩波仙。
600
《自警》 宋·陸游
人生非金石,壽夭不自知,一日復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間,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厘。
努力戒惰偷,堯舜可庶幾。
* 關于不鳴者的詩詞 描寫不鳴者的詩詞 帶有不鳴者的詩詞 包含不鳴者的古詩詞(7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