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須通的詩詞(709首)
442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444
《跋北齊校書圖》 宋·韓元吉
高齊校讎誰作圖,一時紬書亦名儒。
綱羅卷軸三千余,欲儒非真類迂愚。
雌黃是正定不撫,虛文末學徒區區。
豈識治道通唐虞,語言從高館希石渠。
445
《擬上張丞相》 宋·黃公度
五閏干戈極,炎暉歷數新。
析圭綿六服,卜鼎邁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緣國步屯。
近畿橫彗孛,嚴禁失鉤陳。
447
《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 宋·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448
《和韓羲仲主簿古巖韻》 宋·李呂
君不見版筑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449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450
《華山高》 元·楊維楨
思美人兮西華山,我欲往兮如天難。
上通帝座二氣之呼吸,下沖龍門百折之昆侖源。
秦關桃林之寒贔屭于其左兮,右抱萬頃白玉所產之藍田。
金天太白實主宰,井鬼上應精靈躔。
451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452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455
《踏莎行 閨情》 明·唐寅
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閨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歸來,愁時只是吟芳草。
奈爾雙姑,隨行隨到,其間況味予知道。
456
《和仲巽荊州大雪》 宋·鄭獬
黑云撲下一天雪,開簾正見花飄飖。
淥樽覆案不能飲,緬懷白發同心交。
拈毫竄紙聊自戲,不覺大語驚連鰲。
呼兒謄本寄之去,豈敢有意夸雄豪。
457
《木渠》 宋·鄭獬
木渠遠自西山來,下溉萬頃民間田。
誰謂一石泥數斗,直是萬頃黃金錢。
去年出谷借牛耕,今年買牛車連連。
須知人力奪造化,膏雨不如山下泉。
雷公不用苦震怒,且放乖龍閒處眠。
安得木渠通萬里,坐令四海成豐年。
458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 宋·鄭獬
湖山天下之絕境,群山繞湖千百重。
碧筍四插明鏡外,此閣正落明鏡中。
綠波一穗掃沙尾,擁門盡是紅芙蓉。
清香斷處接蒼靄,綠蘿攀樹登高峰。
* 關于不須通的詩詞 描寫不須通的詩詞 帶有不須通的詩詞 包含不須通的古詩詞(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