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須身的詩詞(1627首)

    341 《次劉機將仕韻》 宋·晁公溯

    承平玉燭四時和,處處惟聞擊壤歌。
    富國不須搜粟尉,勸民當應力田科。
    使君身似社樗老,故里賢如喬木多。
    今日群原誠可作,吾誰歸者有東坡。

    342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孝》 宋·陳淳

    孝以事其親,斯須不離身。
    始終惟愛敬,二者在書紳。

    343 《七夕》 宋·陳普

    但把凡身小品論,不須榻頞問星辰。
    女郎戀別淚如雨,遑托金針度與人。

    344 《劉子華儒吏》 宋·方回

    短檠徹曉一燈寒,椰腹中藏萬卷寬。
    了事足為良吏易,讀書真作大儒難。
    隱身雁鶩雖常調,致位貂蟬可顯官。
    褒鄂功臣不須此,長槍挽出進賢冠。

    345 《和賞卿席上之韻》 宋·李處權

    翠竹丹楓共一村,詩家得句轉清新。
    已憐楚地梅知臘,更想隋河柳欲春。
    須信成名皆志士,故應行樂屬吾人。
    請君淬礪斑斑刃,始驗儒冠不誤身。

    346 《陪諸友野步》 宋·李處權

    北客身將老,東風又歲華。
    山情添氣象,水暖莫津涯。
    貧覺他鄉苦,慵嫌去路斜。
    升平吾會見,時事不須嗟。

    34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桓沖》 宋·林同

    不辭身作質,只為母須羊。
    此日江州牧,當年買德郎。

    348 《和陳無逸中秋風雨》 宋·牟巘五

    身似浮槎何足絆,家同墮甑不須看。
    枉裁白發三千丈,可奈青泥八百盤。

    349 《子山弟因病有感喜成長句》 宋·錢時

    本支兄弟十一人,眼前僅有六人存。
    于中少者亦頭白,世事短長難具論。
    老兄年來苦多疾,安樂窩中且將息。
    肯復營營供物奴,頗聞吾弟今得力。

    350 《草衣木食》 宋·釋文珦

    草衣而木食,老子樂在內。
    身似玄空云,蹤跡了無礙。
    雙松亦孤高,青青遠為封。
    富貴不須論,本非吾所愛。

    351 《金剛隨機無盡頌·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宋·釋印肅

    色見終難見,就裹明須現。
    回頭徹見時,不離娘生面。

    352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袈娑在肩,柱杖入握。
    未動六爻,全提一著。
    分身是處相隨,當面不須諱卻。

    353 《詠石得天字》 宋·宋無

    肢胍昆侖析,胚渾混沌先。
    靈分玄島峙,秀聚景云群。
    覆壓風雷窟,枝撐宇宙穿。
    崚嶒欹條霧,歷吵聲蘿煙。

    354 《呂尚書挽章》 宋·王洋

    古遠儒冠拙,時忙壯士尊。
    百年難保命,萬里未歸魂。
    身后塞翁馬,生前廷尉門。
    悲笳咽遺恨,行矣不須論。

    355 《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宋·薛嵎

    贏得青山終老看,閑身愛用不須多。
    風霜落木時將暮,功業無心鏡懶磨。
    道士共聯石鼎句,村童能和草庵歌。
    蓋棺一事安排了,肯信光陰去似梭。

    356 《梅影》 宋·楊公遠

    柴門相對月華新,月上梅梢絕點塵。
    卻是嫦娥工性巧,不須泓穎畫全身。

    357 《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 宋·曾豐

    身離瘴雨脫蠻煙,自幸得歸如得仙。
    更愿留侯輕萬戶,不須辟谷也長年。

    358 《壽林中書》 宋·曾豐

    巖巖風采百工師,龍馬精神海鶴姿。
    宮女猶傳洞簫賦,都人今作袞衣詩。
    幸逢堯舜癸賢日,正是皋夔相國時。
    圣主佇知宣室事,甘棠何止郡人思。

    359 《寄張心湛天師》 明·王稚登

    青鳥音書久寂寥,霓旌去入鳳城遙。
    身披一品麟衣坐,手捧三公象簡朝。
    長樂花深容曳履,未央月出許吹簫。
    不須更上蓬萊頌,清靜無為祝帝堯。

    360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 關于不須身的詩詞 描寫不須身的詩詞 帶有不須身的詩詞 包含不須身的古詩詞(16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