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頂的詩詞(1055首)
702
《瀑布》 宋·洪咨夔
青壁雙尖長劍倚,博山突兀晴煙紫。
槐里先生醉欲醒,丫山道人定初起。
摩挲兩眼看飛虹,猛悟此身如此水。
昆侖絕頂有真瀑,倒瀉生肥玉池裹。
淙淙夜半漱白石,十二瓊樓浸清泚。
是中有味人不知,白練銀河較形似。
704
《椒菊枕》 宋·洪咨夔
矮檠矻初年,細字窘晚節。
天憐蠹書障,神授鴻寶訣。
金葩涼而嚴,丹寶溫以烈。
兩囊貯風露,半簪藉霜雪。
705
《送興元聶帥》 宋·洪咨夔
泛觀天地間,一氣如爨鼎。
半鼎沸正急,半豈獨爾靜。
從旁更益薪,既往漫不省。
疇當起沃之,轆轤轉修綆。
707
《題丹樞先生草庵》 宋·白玉蟾
數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綠。
幸有白云深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誅茅伐竹結蘧廬,現成山水可樵漁。
隨緣隨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708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709
《題仙槎寄呈王待制》 宋·白玉蟾
道人身世已盟鷗,便好乘云御氣休。
何足風波吾一點,盍思舟楫彼迷流。
從教水擊三千里,別是煙飄十二樓。
松以碧濤成夜吼,山為翠浪接空浮。
710
《明月曲》 宋·白玉蟾
月色一何明,不堪顧孤影。
倚樓暮風寒,舉手挈衣領。
行云若相憐,徘徊西風頂。
強飲不成醉,幽情默自省。
711
《聞鶴嘆》 宋·白玉蟾
霜翎雪羽臙脂頂,玄裳翠距白玉頸。
何年乘風下太清,芝田煙暝瑤池冷。
天臺山上玉京天,何似青天玉帝前。
曉云黯淡但欲唳,夜月凄涼那得眠。
712
《留別鐵柱宮葉法師》 宋·白玉蟾
不嫌來往日詩筒,春興無窮我欲東。
一雨放行三尺水,萬松回納半帆風。
且將南浦難題景,寄在西山絕頂峰。
柳處酒家花處寺,并留他日款游從。
713
《燕巖游罷與巖主話別》 宋·白玉蟾
西風吹作此巖游,滿目松筠翠欲流。
玉燕不飛明月夜,石種一振曉霜秋。
惜乎分水便南北,忽爾回頭欲去留。
且去人間辦丹料,卻來山頂結茆休。
714
《漳南十詠·圓山廟》 宋·蔡襄
風雅遺芬岳有神,此山靈祀越千春。
彩毫佳句言猶在,翠剡新詞意未真。
絕頂黑林長帶雨,曲崖飛磴不留塵。
瘴云收盡秋田熟,跋境肴漿再拜人。
715
《王公吟》 宋·邵雍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
輕流薄習,重損威嚴。
此尚未了,彼安能兼。
非唯失道,又復起貪。
頂戴儒冠,心存象教。
本圖心寧,復使心鬧。
譬如生子,當求克肖。
不教義方,教之竊盜。
718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719
《游信州南巖》 宋·晁補之
南巖夫何為,山作天倚蓋。
山南豁山腹,飛頂覆其外。
初如鵬將翔,膺擊群麓背。
乍似海大魚,呀口噞而嘬。
* 關于不頂的詩詞 描寫不頂的詩詞 帶有不頂的詩詞 包含不頂的古詩詞(10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