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鑒的詩詞(881首)

    461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462 《看花吟》 明·劉溥

    白日已墮地,回光燭青天。
    人生時景只如此,莫將眉目夸盛年。
    花開容易落,花落難復開。
    開落竟誰有,對之心為摧。

    463 《寄楊君謙》 明·魯山泰公

    吏隱千年遠,南峰事竟同。
    鑒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風。
    林靄床頭濕,崖泉廚下通。
    紛紛塵世念,不入此山中。

    464 《王元章作墨梅并題長句書其后》 明·陸完

    月落參橫興已空,鑒湖清淺夜推篷。
    消磨不盡惟豪氣,猶在疏花淡墨中。

    465 《自君之出矣》 明·沈天孫

    自君之出矣,孤月鑒虛牖。
    思君如飛花,隨風不回首。

    466 《短歌行》 明·沈野

    推弦拂柱,歌我浩曲。
    浩曲未歌,腸中躑躅。
    青青前溪,可鑒光儀。
    他心自喜,我心自悲。

    467 《無題》 明·石沆

    落日早涼歸,看山倚竹扉。
    水清仍可鑒,云薄不成衣。
    腐草螢低照,疏林鳥亂飛。
    平生蓑笠意,不在富春磯。

    468 《壬子秋過故宮(十九首)》 明·宋訥

    技巧聲淫娛帝聰,萬機誰為代天工。
    國中失鹿迷原草,城上啼烏落井桐。
    駝鼓聲干鸞輅遠,馬駧筵罷革囊空。
    不知金宋為殷鑒,漫說東皇歷數終。
    ¤

    469 《贈徐季子》 明·蘇伯衡

    百金不惜市梔鞭,兩耳不解聽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見之獨慨然。
    夫君懷寶起浙右,掉鞅觀光來日邊。
    夙學人言破萬卷,新制我喜窺幾編。

    470 《送貢先生(五十韻)》 明·唐之淳

    先生京國來,稱有母氏喪。
    問之幾何時,二十余星霜。
    八月發秦淮,九月下濤江。
    旦聞云海滴,夜視星斗芒。

    471 《卜酌》 明·王謳

    有客素情好,過我持芳尊。
    秋月鑒幽賞,緒風開夕園。
    殷勤申款曲,歌笑屢飛翻。
    叨廁衣冠會,喜聞壟畝言。
    醉來不覺晚,相送出柴門。

    472 《二月望在鞏昌客館夜夢歸里中與金十二丈傅九》 明·王祎

    東風解凍春二月,東還隴西駐吾轍。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館殊花應時發。
    慷慨既罷倚醉眠,夢里迢迢返東浙。
    我家住在縣烏傷,奕世衣冠紹先烈。

    473 《丁酉五月六日吳善卿宴諸公越城外唐氏別墅分》 明·王祎

    亭館鑒湖曲,開軒水氣清。
    戰袍當暑換,舞袖傍筵迎。
    受雨枇杷熟,欺風翡翠輕。
    杯行敢辭醉,不負主人情。

    474 《澄淵》 明·許繼

    水色本明照,況此靜以深。
    泓澄幾千頃,流汞凝玄陰。
    空光碧天合,倒景青山沉。
    默鑒不遺物,至虛寧受侵。
    愿言寄潛玩,湛然契明心。

    475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476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明·朱高煦

    自古寺人職,司閽供灑掃。
    秦漢始撓政,國本亦枯槁。
    唐初任猶輕,高貴在天寶。
    淪胥宣懿間,神器由顛倒。

    477 《車駕駐潤州幸少傅楊公私第歡燕累日恭述六首》 明·朱厚照

    先朝宰輔寓京師,翠輦臨門或有之。
    獨是遠臨家食地,無人得似荷恩私。
    夜深蓮炬半燒過,模寫神功入詠歌。
    直繼詩人《常武》什,下看韓愈頌元和。

    478 《新婦石》 唐·白居易

    堂堂不語望夫君,四畔無家石作鄰。
    蟬鬢一梳千歲髻,蛾眉長掃萬年春。
    雪為輕粉憑風拂,霞作胭脂使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鑒,月來山下照夫人。

    479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480 《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宋·蘇軾

    昔者子輿病且死,其友子祀往問之。
    跰?鮮鑒井自嘆息,造物將安以我為。
    今觀古塑維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龜。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浮云隨。

    * 關于不鑒的詩詞 描寫不鑒的詩詞 帶有不鑒的詩詞 包含不鑒的古詩詞(8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