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師云已出,杖履水東灣。世上方多事,山中亦小閑。竹光新雨后,禽語夕陽間。自出云關去,鐘聲送我還。
學道腥膻不戒,明知斷了慈悲。五辛爽口欲滋基。怎比米精麥髓。二物包藏秀氣。吾門啖素相宜。修持功行稍相虧。怎得長生久視。
久矣招渠不受催,忽然過我已佳哉。更于群玉峰巒里,揀得孤吟時節來。入竹葉間添茗供,點梅梢上獻詩材。個般清絕今誰有,未必南湖此日開。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激水聊充一笑嬉,扁舟西子想當時。應憐波底無雙鯉,直恐樽前有鸒斯。笑我獨將愁醞釀,聞君長苦酒禁持。山中異日尋遺事,徒見吾家伯仲詩。
赤城三千里,離家四十程。豈無瓶可倒,忍對月仍明。在處嗟吁氣,窮村鼓鐸聲。有神司下土,能不惻垂情。
毛發肌膚總道充,面前無處不相逢。為何南北多岐士,動隔江山千萬重。
一人各有一安居,方寸歸藏盡有余。顏子一春常不出,他人日日去其廬。
三綱五典不用學,旦氣清時在枕邊。未出母胎無不具,何須萬里役樓船。
巨鰲山更在頭上,驪龍珠猶寄頷邊。何似一身千萬善,流行棄滿地中泉。
穆王八駿魚千里,漢武末年狐首丘。馳鶩崩奔何日了,靈臺咫尺不回頭。
桐川瀟灑處,面面碧芙蓉。峻塔當關獨,清溪抱郭重。市多吳客語,祠有漢時封。欲覓梅仙去,知藏第幾峰。
臘月廿九日,丁亥之歲除。朝發句容縣,寒空晴色初。初晴信可喜,泥深猶尺余。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陽湖。
我不識南谷,亦不識西莊。偶然詣仙境,一舉數十觴。南谷出何之,童子煎茗忙。柏林中有梅,不見惟聞香。
有過中秋色尚鮮,賞心未厭惜流年。瓊杯不許三人共,桂魄難同兩夜圓。碧落無云星避彩,清輝滿座燭銷煙。新詩唱罷應愁絕,影入珠簾照客眠。
臨沂以北沂水東,行人揚袂塵沙中。從有溫泉能自潔,雩壇安得可乘風。
千巖矗空蒙,一水還蔥蒨。寺從馴虎立,山作盤龍轉。嗟予千里來,適此十年愿。初拿蓮葉舟,誤逐桃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