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遇歲的詩詞(449首)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松風四山來,清霄響瑤琴。
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
旦起繞其樹,磈砢不計尋。
清音可敷席,有酒誰與斟。
由來大度士,不受流俗侵。
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
古人重畎畝,有祿不待干。
德成祿自至,釋耒列王官。
不仕亦不貧,本自足甕餐。
后世恥躬耕,號呼脫饑寒。
我生千禩后,念此愧在顏。
為農倘可飽,何用出柴關。
村郊多父老,面垢頭如蓬。
我嘗使之言,辭語不待工。
古來名節士,敢望彭城龔。
有叟誚其后,更恨道不同。
鄙哉譊譊者,為隘不為通。
低頭拜野老,負耒吾愿從。
貧賤如故舊,少壯即相依,中心不敢厭,但覺少光輝。
向來乘時士,亦有能奮飛。
一朝權勢歇,欲退無所歸。
不如行其素,辛苦耐寒饑。
人生系天運,何用發深悲。
我居在窮巷,來往無華軒。
辛勤衣食物,出此二畝園。
薤菘郁朝露,桑拓浮春煙。
以茲亂心曲,智計無他妍。
擇勝不在奢,興至發清言。
相逢樵牧徒,混沌誰愚賢。
中年涉事熟,欲學唾面婁。
逡巡避少年,起穢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計慮周。
微勞消厚疚,淺辱勝深憂。
從知為下安,處上反無儔。
人生各有志,勇懦從所求。
去年秋事荒,販糴仰鄰州。
健者道路間,計伯成朋儔。
今年漸向熟,庶幾民不流。
書生自無田,與眾同喜憂。
作詩勞鄰曲,有唱誰與酬,亦無采詩者,此職何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