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蹤的詩詞(1120首)

    821 《次韻劉南伯二首》 宋·王之望

    十年蹤跡困邅如,多謝韋郎肯寄書。
    千里漫尋苕水夢,一廛方對相山居。
    歸心不為莼鱸切,交契應閑簡牘疏。
    近向錢塘得嘉種,秋盤何日共新蔬。

    822 《昔先君子與司直兄相知文字間諸孤懸隔各未相》 宋·曾協

    傳業縣知臭味同,許時蹤跡馬牛風。
    莫夸今夕為何夕,不見吾翁對若翁。
    道舊幾驚心欲折,問年俱恨鬢成蓬。
    只應飽學非同調,滿篋新詩字字工。

    823 《游罨畫溪》 宋·曾協

    春去無蹤綠滿堤,空移征棹過漣漪。
    自驚朱墨抽身晚,不及青紅倒影時。

    824 《白云先生魯葉殿丞交之父有隱節其居徽考秘則》 宋·李流謙

    白云先生去何從,煙霞高人繼其蹤。
    兩朝恩光照巖穴,映墻竹柏清陰同。
    高人已注丹臺籍,白云子孫食不給。
    人生有累豈妻孥,生羨金門羽衣客。

    825 《江口阻風寄瑯山衷老》 宋·姜特立

    人間有凈境,咫尺不易通。
    今朝解塵縛,始到天人宮。
    疊嶂擁崔嵬,夏木郁青蔥。
    白鳥巢半山,掩映畫圖中。

    826 《黃正言為邑宰累罷郡送行》 宋·姜特立

    人生皆有別,此別良不同。
    不作兒女戀,慘然見顏容。
    郭奕追叔子,后山逐蘇公。
    二賢間世士,二客有古風。

    827 《詠蠶》 宋·姜特立

    {左亻右蠡}{左亻右蠡}屢神化,宛宛始成室。
    生從五泰初,事至三起畢。
    利物先遭烹,謀身自無術。
    衣被遍四方,丘山計端疋。

    828 《前行路難馮公嶺作》 宋·李洪

    君不見馮公之嶺摩蒼天,危梁峻坂相屬聯。
    樵夫跬步不得上,仰視懸石勢欲顛。
    下有飛泉瀉鳴瀑,舂撞嵓竇匯山麓。
    飛流濺沫冰雪寒,蘿蔦荒林猿狖伏。

    829 《桃花菊》 宋·李洪

    秋聲振窾木,槁葉隨飛蓬。
    起視籬下華,灼灼夭桃容。
    天公等兒戲,小草發纖秾。
    乍疑武陵源,秦人儻再逢。

    830 《送呂周輔宗丞守崇慶》 宋·樓鑰

    秘甚先天學,誰傳陸士龍。
    上方留自近,天豈不相容。
    契托君家厚,情惟我悲鐘。
    殷勤訓猶子,他日使追蹤。

    831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832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833 《次韻章樞密賦吳彩鸞玉篇》 宋·樓鑰

    文簫躡彩鸞,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驚喜不得退。
    仙謫無所逃,士貧何可耐。
    乃以三生緣,遂為二姓配。

    834 《嵩岳圖》 宋·樓鑰

    先世前蹤不可追,君從何處得全碑。
    上橫嵩岳三千丈,下列齊公廿四詩。
    室號揖仙懷舊書,庵名面壁認遺基。
    青氈真是我家物,欲以瓊瑤厚報之。

    835 《送姜子謙丞於潛》 宋·樓鑰

    處則有超蓮,出則將哦松。
    眉宇無一塵,出處皆雍容。
    君看妙蓮華,本出汙泥中。
    兩松痛埽溉,下有簿書叢。

    836 《游白石巖》 宋·樓鑰

    我游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837 《游初暘谷及白巖》 宋·樓鑰

    重來游仙都,止欲訪獨峰。
    寧知一峰外,佳境無終窮。
    何處潁川子,鏡巖便相逢。
    約我游白巖,輕舟借溪翁。

    838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839 《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 宋·樓鑰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840 《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 宋·樓鑰

    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東。
    扶欄三級橫復縱,八窗交映光玲瓏。
    更上一層迥不同,歷覽萬象俱空濛。

    * 關于不蹤的詩詞 描寫不蹤的詩詞 帶有不蹤的詩詞 包含不蹤的古詩詞(11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