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識面的詩詞(641首)
23
《送何邦彥僉江西憲初識面數日告行》 明·羅玘
已成新相知,忽作新別離。
始知別離早,更覺相知遲。
程孔暫傾蓋,不在多言辭。
高枝有鳴鳥,如進我酒卮。
酒盡子當去,依稀各天涯。
豫章古水國,其下蟠妖螭。
請出匣中劍,一一剸刲之。
3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3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腸斷 一作:斷腸)
36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 關于不識面的詩詞 描寫不識面的詩詞 帶有不識面的詩詞 包含不識面的古詩詞(6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