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識字的詩詞(588首)

    521 《洞仙歌 汴梁與許道真郭伯誠劉光甫同賦》 元·李俊明

    百年富貴,一覺邯鄲夢。
    識破中流退應勇。
    縱生前身後,得個虛名,褒貶處、一字由他南董。
    故園歸去好,還肯同歸,大廈如今有梁棟。

    522 《沁園春 真風子》 元·王*

    自小顛狂,平生落魄,放浪飄蓬。
    把三教玄機,從根識破,包含萬象,混沌家風。
    問釋談機,問儒說理,問道言丹守個中。
    無拘執,但閑來捉虎,怒后擒龍。

    523 《代小子廣孫寄翁翁》 宋·孔平仲

    爹爹來密州,再歲得兩子。
    牙兒秀且厚,鄭鄭已生齒。
    翁翁尚未見,既見想歡喜。
    廣孫讀書多,寫字輒兩紙。

    524 《澤卿蘭亭考用工深矣攜攻愧大參詩見訪次韻并》 宋·黃由

    字入照陵不可摹,后來僅及晉之余。
    識真盍向龜堂問,敢謂牽聯亦得書。

    525 《雪佛碑》 明·程本立

    天花陰墜空,平地忽三尺。
    異哉西方神,現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勞刻畫。
    乃瞻白玉相,安用黃金飾。

    526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527 《寶劍篇》 明·薛蕙

    昔聞歐冶鑄寶劍,冶中蛟龍欻揮霍。
    冶開火歇蛟龍失,黯黯青云吐芒鍔。
    赤山丹液色郁勃,白帝金精氣縈薄。
    翠珉磨出冰洞明,寶鞘裝成金錯落。

    528 《遣使詣李中麓太常求錄諸經圖解獲之喜而賦謝》 明·周藩宗正

    好古君侯最,遺編賴不亡。
    遠從濟上授,曾向壁中藏。
    負馬圖才識,傷麟義未荒。
    簡將青竹剖,函以碧蕓香。
    存樂元聞魯,傳經幸在梁。
    因觀科斗字,白日到羲皇。

    529 《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 宋·蘇軾

    誰識天閑老驥,不爭日暮長途。
    送盡青云九子,歸去扁舟五湖。
    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
    王郎獨為鬼錄,世間無此玉人。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
    經緯尚余三策,典刑留與諸孫。

    530 《泛舟至鏡湖旁小市》 宋·陸游

    久著朝衫負此湖,扁舟剩喜補東隅。
    市樓合樂醅新熟,寺壁殘詩字欲無。
    常日不堪愁宛轉,此行猶得笑須臾。
    夕陽鷗鷺皆相識,更覺人間是畏涂。

    531 《觀張提刑周鼎》 宋·陸游

    他人富貴堆金璧,曼舞妖歌夸坐客。
    清心好古誰似公?漢庭諸人推博識。
    一朝得此周廟器,買不論貲空四壁,苔痕洗盡銅色見,坐臥摩挲欲忘食。
    蠻童捧出客為起,恍如清廟陪劍履。

    532 《飲酒望西山戲詠》 宋·陸游

    太白十詩九言酒,醉翁無詩不說山。
    若耶老農識幾字,也與二事日相關。

    533 《跋眉山程仁萬言書草》 宋·楊萬里

    峨眉山下三蘇鄉,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時英妙有程郎,數寸管底翻錦江。
    向來曾草三千牘,流涕大息仍痛哭。
    九虎當關北斗深,十年買桂炊白玉。

    534 《題畢少董翻經圖》 宋·楊萬里

    宋生把卷讀且指,李生把卷問奇字。
    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筆祖左臂。
    春秋論語訓傅成未成,胸中有話頗欲告兩生。
    欲呼小白拉重耳,同討犬戎尊帝京。

    535 《送醫家孟宗良漢鄉》 宋·楊萬里

    醫家者流多盧人,亦如許猜浪得名。
    有眼何曾識內經,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殺一命,卻道良醫逢死病。
    荊溪此輩端不稀,向來吾兒命如絲。

    536 《跋黃文若詩卷》 宋·楊萬里

    五字長城壁不如,鼠肝蟲臂得關渠。
    竹坡集里曾相識,驚見蘭亭繭紙書。

    537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 宋·宋祁

    邇英何幸奉經筵,俗狀婆娑艾服年。
    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538 《嗣深尚書弟晬日》 宋·黃庭堅

    骨秀已知騏驥子,性仁端是鳳凰雛。
    不騰渥水稱神俊,應出岐山作瑞符。
    漸指家人知姓字,試看屏上識之無。
    乃翁斷獄多陰德,逕往高門待汝車。

    539 《滿江紅 郝仲純使君守坊州,枉道過予於登封》 元·元好問

    往山中,仲純留兵騎見候,且約別於洛陽。
    明日大雨三日,轅轍不可行,行此寄之。
    使君以貴胄起家,風流有文詞,仕至鳳翔治中南山安撫使,先保陜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畫戟清香,誰得似、韋郎詩筆。
    還又見、從容車騎,待州西北。

    540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 宋·梅堯臣

    往歲陪祠泰壇下,始一相見如相知。
    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語勝前時。
    便嗟陳事日侵汨,雖欲數面曾無期。
    忽聞兵吏已迎候,馬有行色車將脂。

    * 關于不識字的詩詞 描寫不識字的詩詞 帶有不識字的詩詞 包含不識字的古詩詞(5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