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記年的詩詞(1351首)

    61 《題禹廟》 宋·齊唐

    削斷龍門劍力間,遺祠終古鑒湖邊。
    昆墟到海曾窮地,石穴藏書不記年
    春色門墻花滴雨,曉光臺殿水浮煙。
    涂山萬國梯航集,告禪錄壇豈偶然。

    62 《題定慧院》 宋·史聲

    寺名定慧知何代,橋古碑橫不記年
    古樹亂鴉啼晚照,故園新蝶舞春煙。
    十層寶塔化塵路,五色云衢散上天。
    惟有玉蓮池內水,滄浪深處老龍眠。

    63 《澹山巖》 宋·文子璋

    舟艤澹巖前,巖扃不記年
    臺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
    洞古依禪剎,碑殘紀昔賢。
    勝游回首望,林麓鎖云煙。

    64 《題汪水云詩卷》 宋·楊學周

    握手論心不記年,重逢仍似地行仙。
    琴彈碧玉時三弄,袖有驪珠近百篇。
    岳麓曉行云外履,湘潭夜醉月中船。
    它時歸隱西湖畔,能把新詩寄一聯。

    65 《三仙祠》 宋·楊佐

    勝跡傳來不記年,昔聞嘗駐漢神仙。
    碑因蘚蝕無完字,址為藤迷失舊阡。
    巖屋鐙懸松外月,石爐香散竹間煙。
    翻思穀穗遺人日,陳跡寥寥一惘然。

    66 《留題龍隱巖》 宋·章峴

    碧崖石室俯清漣,蟠蟄靈虬不記年
    委蛻去為天下雨,抱珠歸作洞中眠。
    照開霧腳澄溪月,滴破云根暗穴泉。
    負郭勝游雖信美,桑間留愛我無緣。

    67 《書齋壁》 宋·陸游

    落魄人間不記年,晚營茆棟鏡湖邊。
    室空惟是四壁立,面瘦漸生雙頰顴。
    地僻門無殘客到,歲豐路有醉人眠。
    君看朝市紅塵鬧,始信吾曹是地仙。

    68 《懷古》 元·王冕

    浮云漠漠云搖天,乳燕翻飛落野田。
    軒冕盡知為上客,衣冠誰解說前賢?閉門種菜殊無策,坐石看松不記年
    世事東風吹馬耳,錦帆金谷已茫然。

    69 《食早荔七首》 宋·劉克莊

    向來喚做荔支顛,浪得顛名不記年
    帝憫此翁顏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70 《八日渡洛登南山觀噴玉泉會壽安縣張趙尹三君》 宋·邵雍

    渡洛南觀噴玉泉,千峰萬峰遙相連。
    中間一道長如雪,飛入寒潭不記年

    71 《次韻答孔武仲》 宋·蘇轍

    白發青衫不記年,相逢一笑暫欣然。
    誦詩亹亹鋸木屑,展卷骎骎下水船。
    未肯尺尋分枉直,日知鑿枘有方圓。
    閑官更似楊州學,猶得昏昏書日眠。

    72 《寄靈仙觀舒職方學士》 宋·楊億

    綠發郎潛不記年,卻尋丹竈味靈篇。
    華陰學霧還成市,彭澤橫琴豈要弦。
    曉案祇應餐沆瀣,夜灘誰見弄潺湲。
    須知吏隱金門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73 《自題畫扇》 宋·張舜民

    忽忽南遷不記年,二妃祠外橘洲前。
    眼昏筆戰誰能畫,無奈霜紈似月圓。

    74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達磨東來不記年,一燈然處百燈然。
    顧從清凈求明了,應喜晨齋學省緣。

    75 《送鄭吏部出使二首》 宋·曹勛

    生靈涂炭帝興憐,攬轡公應原著鞭。
    禹貢山川仍舊貫,漢時戶口失殘編。
    交征夷夏疑非古,積弊公私不記年
    且乞韓州風信好,二君歸計托樓船。

    76 《洪崖》 宋·吳芾

    張老升仙不記年,石崖遺跡尚流傳。
    心期默契真如見,何必追隨與拍肩。

    77 《紅梅閣二首》 宋·李石

    試來紅閣覓飛仙,花落花開不記年
    未問庭前幾枯樹,已將身世等桑田。

    78 《病余兀坐偶成二絕》 宋·王之望

    寂寂經旬病臥家,起來都不記年華。
    一聲檐上驚秋晚,墻外初聯賣菊花。

    79 《衛公堂二首》 宋·曾協

    衛公精爽故依然,陳跡凄涼不記年
    亭遠謾傳曾起草,樓高無復見籌邊。
    新銘初勒風煙上,舊觀都忘歲月遷。
    從此南徐矜勝概,美談留與后生傳。

    80 《丁少明挽詩》 宋·葉適

    枕冷秋山不記年,時時逸想醉看天。
    吟成絕妙驚人句,散盡粗浮使鬼錢。
    萬卉有情風暖后,一筇無伴月明邊。
    新來王子碑能說,筆意堪將此共傳。

    * 關于不記年的詩詞 描寫不記年的詩詞 帶有不記年的詩詞 包含不記年的古詩詞(13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