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幽山別,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葉,深淺不分叢。野蝶難爭白,庭榴暗讓紅。誰憐芳最久,春露到秋風。
敘事抒懷壯志難酬
使回高品滿城傳,親見沂公在陣前。百里旗幡沖即斷,兩重衣甲射皆穿。探知點檢兵應怯,算得新移柵未堅。
秋天寫風寫雨寫人同情
亂山吳苑外,臨水讓王祠。素是傷情處,春非送客時。不須愁落日,且愿駐青絲。千里會應到,一尊誰共持。
皎潔青蓮客,焚香對雪朝。竹內催淅瀝,花雨讓飄飖.觸石和云積,縈池拂水消。只應將日月,顏色不相饒。
文物京華盛,謳歌國步康。瑤池供壽酒,銀漢麗宸章。靈雨含雙闕,雷霆肅萬方。代推仙祚遠,春共圣恩長。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昔我在南時,數君常在念。搖搖不可止,諷詠日喁噞.如以膏濯衣,每漬垢逾染。又如心中疾,針石非所砭。
憶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稱。君頤始生須,我齒清如冰。爾時心氣壯,百事謂己能。一別詎幾何,忽如隔晨興。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一辭溫室樹,幾見武昌柳。荀謝年何少,韋平望已久。種松夾石道,紆組臨沙阜。目覽帝王州,心存股肱守。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孤輪徐轉光不定,游氣濛濛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禹功留海內,殷歷付天倫。調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
動覺日月短,靜知時歲長。自悲道路人,暫宿空閑堂。孤燭讓清晝,紗巾斂輝光。高僧積素行,事外無剛強。
搏鷙有馀飽,魯山長饑空。豪人飫鮮肥,魯山飯蒿蓬。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堯農。君子恥新態,魯山與古終。
唐詩三百首離別規勸
竹弟雖讓客,不敢當客恩。自慚埋沒久,滿面蒼苔痕。
憂國憂民宮廷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其一)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
寫景抒情田園生活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