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認的詩詞(903首)

    501 《虎丘舟中見楊花撩亂飛入幕內感而賦之》 明·王同軌

    來時門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條如許。
    裊娜全傾掌上腰,纖長故斗機中縷。
    垂條百尺任毿毿,亂絮何緣飛滿天。
    認是雪花沾不濕,喚為梅片卻成團。

    502 《竹宮青鳥》 明·王澤

    阿母瑤池信不通,茂陵松柏老秋風。
    野垣春雨叢篁綠,青鳥猶來認故宮。

    503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504 《詠吏部后園草木與屠公倡和》 明·吳寬

    城南春色曉移來,妝點園林錦作堆。
    嫩綠不須將葉認,淡紅已是當花開。
    玄都自發劉郎詠,幽谷還教謝判栽。
    此日公門深似許,晝長高鎖正掄材。

    505 《哀孫炎》 明·夏煜

    垂老戎馬間,相知復何有。
    幼與孫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詩,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506 《桐君山》 明·徐舫

    仙馭乘鸞去不停,青山依舊抱荒城。
    風香藥草春云暖,露冷桐花夜月明。
    縣近故廬堪認姓,鶴歸華表自呼名。
    千年往事俱塵土,時聽樵林吹笛聲。

    507 《游西湖》 明·張復亨

    山翠湖光晝染扉,珠宮縹緲晚鐘微。
    僧尋三竺沿堤過,鶴認孤山背水歸。
    橋影亂分公子棹,荷花輕著美人衣。
    繁華不醉飄零客,愁聽啼鵑又夕暉。

    508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綠云堆里露精神,依約如羞認未真。
    開落后天皆有數,品題先漢卻無人。
    金鈴送響多驚鳥,翠幄圍嬌不受塵。
    何處托根偏得地,年年獨讓魏家春。
    ¤

    509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唐·白居易

    詔授戶曹掾,捧認感君恩。
    感恩非為己,祿養及吾親。
    弟兄俱簪笏,新婦儼衣巾。
    羅列高堂下,拜慶正紛紛。

    510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511 《紅梅三首》 宋·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512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 宋·蘇軾

    不用長愁掛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
    新巢語燕還窺硯,舊雨來人不到門。
    春水蘆根看鶴立,夕陽楓葉見鴉翻。
    此生念念隨泡影,莫認家山作本元。

    513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 宋·蘇軾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514 《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515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516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我曾為牛馬,見草豆歡喜。
    又曾為女人,歡喜見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長如此。
    若好惡不定,應知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認物為己。

    517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
    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
    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眾生造眾惡,亦有一機抽。
    渠不知此機,故自認愆尤。
    此但可哀憐,勸令真正修。
    豈可自迷悶,與渠作冤讎。

    518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三首》 宋·王安石

    漢宮嬌額半涂黃,粉色凌寒透薄妝。
    好借月魂來映燭,恐隨春夢去飛揚。
    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認暗香。
    不為調羹應結子,直須留此占年芳。

    519 《送滕審言歸長沙別無聊》 宋·戴復古

    折柳亭前送故人,平沙留得馬蹄痕。
    云生渡北迷行路,煙起江南認別村。
    恨不與君同上道,歸來無伴自開樽。
    西樓獨倚黃昏月,欲倩飛鴻寄斷魂。

    520 《題記事冊》 宋·范成大

    北山山下小庵居,佛劫仙塵只故吾。
    八萬四千空色界,不離一法認昆廬。

    * 關于不認的詩詞 描寫不認的詩詞 帶有不認的詩詞 包含不認的古詩詞(9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