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老者的詩詞(1947首)
463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兩漢·劉啟
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
夫饑寒并至,而能無為非者寡矣。
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
464
《峽江寺飛泉亭記》 清·袁枚
余年來觀瀑屢矣,至峽江寺而意難決舍,則飛泉一亭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悅,其體不適,勢不能久留。
天臺之瀑,離寺百步,雁宕瀑旁無寺。
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
465
《陳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劉義慶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
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
470
《二翁登泰山》 未知·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然(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
473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474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清·鄭燮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
* 關于不老者的詩詞 描寫不老者的詩詞 帶有不老者的詩詞 包含不老者的古詩詞(19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