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性的詩詞(2522首)

    621 《雜興六首》 唐·皎然

    吾觀談天客,工言喪其精。
    萬物資廣庇,此中何有情。
    若為昧顏跖,修短怨太清。
    高論讓鄒子,放詞征屈生。

    622 《偶然五首》 唐·皎然

    樂禪心似蕩,吾道不相妨。
    獨悟歌還笑,誰言老更狂。
    偶然寂無喧,吾了心性源。
    可嫌蟲食木,不笑鳥能言。

    623 《哭吳縣房聳明府》 唐·皎然

    仁人邁厚德,可謂名實全。
    撫跡若疏曠,會心極精研。
    履危節詎屈,著論識不偏。
    恨以榮級淺,嘉猷未及宣。

    624 《禪思》 唐·皎然

    真我性無主,誰為塵識昏。
    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動,勢如千波翻。
    傷哉子桑扈,蟲臂徒虛言。

    寫鳥感慨悲痛惋惜

    625 《支公詩》 唐·皎然

    支公養馬復養鶴,率性無機多脫略。
    天生支公與凡異,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來天上仙,為僧卻下人間寺,道家諸子論自然,此公唯許逍遙篇。
    山陰詩友喧四座,佳句縱橫不廢禪。

    626 《雜興六首》 唐·皎然

    吾觀談天客,工言喪其精。
    萬物資廣庇,此中何有情。
    若為昧顏跖,修短怨太清。
    高論讓鄒子,放詞征屈生。

    627 《偶然五首》 唐·皎然

    樂禪心似蕩,吾道不相妨。
    獨悟歌還笑,誰言老更狂。
    偶然寂無喧,吾了心性源。
    可嫌蟲食木,不笑鳥能言。

    628 《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 唐·皎然

    野人藥瓢天下絕,全如渾金割如月。
    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若言有物不由物,何意中虛道性全。

    629 《戛銅碗為龍吟歌》 唐·皎然

    逸僧戛碗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送別

    630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唐·皎然

    君吏桃州尚奇跡,桃州采得桃花石。
    爛疑朝日照已舒,含似春風吹未坼。
    珪璋特達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倫。

    631 《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史)》 唐·皎然

    君家雙美姬,善歌工箏人莫知。
    軋用蜀竹弦楚絲,清哇宛轉聲相隨。
    夜靜酒闌佳月前,高張水引何淵淵。

    632 《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唐·皎然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與梨栗。
    真子無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階下出。
    細葉繁枝委露新,四時常綠不關春。

    633 《送顧處士歌》 唐·皎然

    吳門顧子予早聞,風貌真古誰似君。
    人中黃憲與顏子,物表孤高將片云。
    性背時人高且逸,平生好古無儔匹。

    634 《圣恩顧問,獨游月磴閣,直書其事應制》 唐·廣宣

    禪居河畔無多地,來往尋春物正華。
    磴道上盤千畝竹,欄干低壓萬人家。
    檐前施飯來飛鳥,林下行香踏落花。
    自解剎那知佛性,不勞更喻幾塵沙。

    635 《謝白樂天招》 唐·韜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種金蓮。
    白云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636 《贈識古法師》 唐·棲白

    重城深寺講初休,卻憶家山訪舊游。
    對月與君相送夜,聞蛩教我獨驚秋。
    云心杳杳難為別,鶴性蕭蕭不可留。
    遙想孤舟清渭上,飄然帆影起離愁。

    小學古詩春天詠物寫雨喜悅

    637 《和王季文題九華山》 唐·神穎

    眾岳雄分野,九華鎮南朝。
    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
    龍潭古仙府,靈藥今不凋。
    瑩為滄海鏡,煙霞作荒標。

    詠史諷刺

    638 《聞誦《法華經》歌》 唐·修雅

    山色沈沈,松煙冪冪。
    空林之下,盤陀之石。
    石上有僧,結跏橫膝。

    639 《經曠禪師院》 唐·貫休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與語,金玉聲利,泥棄唾委。
    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

    640 《續姚梁公坐右銘》 唐·貫休

    善為爾諸身,行為爾性命。
    禍福必可轉,莫愨言前定。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則美無不克。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 關于不性的詩詞 描寫不性的詩詞 帶有不性的詩詞 包含不性的古詩詞(25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