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忍心的詩詞(804首)

    281 《獨登南樓兼懷嚴圣幾俞若晦》 宋·章甫

    城外江山好,樓前市井喧。
    登高明遠目,直北望中原。
    濟世原無策,傷心不忍言。
    唯余憂國淚,還共水潺湲。

    282 《憶弟妹》 宋·章甫

    新年思弟妹,何處有田園。
    見面寧無日,傷心不忍言。
    飄零空歲晚,契闊又春暄。
    腸斷東來水,滔滔共一源。

    283 《伯氏墓下》 宋·葉茵

    敬長于今我獨亡,轉頭驚見十飛霜。
    心乎愛矣兄如在,陟彼岡兮木已蒼。
    直喜克家猶有子,回思療疾苦無方。
    伏波不忍離墳墓,淚灑歸舟重感傷。

    284 《送劉仲鼎歸杭州》 明·張羽

    欲別又牽衣,傷心故舊稀。
    自憐為客久,不忍送君歸。
    遠岫明殘雪,空江淡落暉。
    東風重回首,一雁背人飛。

    285 《和人子夜四時歌》 宋·李復

    窈窕月華來,對月理瑤箏。
    將心托弦語,幾弄未成聲。
    非關霜氣澀,不忍苦分明。

    286 《挽楊邦寧》 宋·彭龜年

    心事誰能識,交游得細論。
    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園。
    遺恨成千古,無人作九原。
    晚來風政惡,不忍賦招魂。

    287 《送石居上人歸別業》 宋·釋行海

    不忍送君楊柳津,隔江相憶始相親。
    未能款曲論心事,翻似尋常識面人。
    一枕落花終夜雨,十擴芳草故鄉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結茅廬作近鄰。

    288 《浙江潮圖》 宋·釋智愚

    怒勢自驚殊莫擬,靜心人見骨毛寒。
    平生一對風波眼,今日晴窗不忍看。

    289 《答陳子序庠見貽》 宋·孫應時

    汩沒知何事,摧頹欲暮年。
    劍鳴悵自匣,琴弄更須弦。
    落落心元在,星星發可憐。
    與君三嘆息,不忍話前賢。

    290 《寄李允蹈》 宋·孫應時

    相遇吳陵日,如登單父臺。
    了知心尚在,不忍首重回。
    明月人千里,春風酒一杯。
    緘詩憑驛使,持當嶺頭梅。

    291 《悼趙提干》 宋·孫應時

    一第規模勝,雙樓氣象高。
    生涯輕阿者,來往屬吾曹。
    落落心非淺,冥冥數莫逃。
    含悽想平昔,不忍過江皋。

    292 《報劉一丈書》 明·宗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

    古文觀止議論勸慰書信

    293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94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唐·顧夐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
    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詞三百首婉約愛情女子思念

    295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初中文言文議論哲理

    296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97 《關山月》 宋·陸游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愛國壯志未酬悲憤

    298 《云漢》 先秦·佚名

    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
    靡神不舉,靡愛斯牲。
    圭壁既卒,寧莫我聽?旱既大甚,蘊隆蟲蟲。

    詩經憂國憂民

    299 《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宋·范成大

    攜籮驅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
    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饑難。
    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饑鴉共一音。
    勞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塊果何心。

    同情農民貧困生活

    300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 關于不忍心的詩詞 描寫不忍心的詩詞 帶有不忍心的詩詞 包含不忍心的古詩詞(8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