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平者的詩詞(1398首)

    141 《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宋·晁說之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倉。
    每陵何所有,麋鹿畫成行。
    多倉多麋鹿,今也恨難忘。
    爰從本朝來,人物上國光。

    142 《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 宋·劉克莊

    向來儲粟輔常平,招鶴翁曾為證明。
    可是□□□□者,邑人久不識弦聲。

    143 《贈日者袁天勛》 宋·劉克莊

    多識名公與鉅卿,也攜贄卷到柴荊。
    神巫未易覘壺子,太卜安能筮屈平。
    且喜天網家有種,不憂日者傳無名。
    村翁耄矣詩全退,同社諸人各善鳴。

    144 《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 宋·文同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煙云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丹上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145 《仁者吟》 宋·邵雍

    仁者難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無傷。
    爭先徑路機關惡,近后語言滋味長。
    爽口物多須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
    與其病后能求藥,不若病前能相防。

    146 《思義吟》 宋·邵雍

    小人固無知,唯以利為視。
    君子固不欺,見得還思義。
    思義不愿死,見利或忘生。
    二者之所起,平之與不平。

    147 《次韻子瞻游羅浮山》 宋·蘇轍

    客迷墮澗逢玉京,云行夭喬風號鳴。
    暗中過盡石髓滑,驚喜觀闕朝霞明。
    東坡南去類此客,擠者力盡非求生。
    偶然瀕海少氛氣,復有福地容躬耕。

    148 《平原君》 元·楊維楨

    平原君,起朱樓。
    美人盈盈樓上居,蹣跚跛汲彼何叟,美人一笑蹣跚愁。
    門下士,引去不可留。
    高價千金值,千金不惜美人頭。
    君不見帷中婦女觀跛者,一笑五國生戈矛。

    149 《送吳令常甫之武平》 宋·強至

    朝廷重一邑,悼昔容備員。
    自嚴薦舉法,頗號近得賢。
    仕者既擇地,主恩那罄宣。
    遐封暨惡壤,十必九棄捐。

    150 《送項平甫教授之成都》 宋·陳造

    昔人石穴命西蜀,豈知桃華胥隱腹。
    詩人昔吟蜀道難,何曾錦城負物看。
    平時風物今猶故,井絡坤維神所護。
    漢官威儀二百年,斬新不受胡塵污。

    151 《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 宋·李廌

    我憶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龍怒。
    大浪崩騰舞我舟,尾脅蜿蜒束吾櫓。
    怒聲如雷雷火烈,腥風鼓天天如霧。
    我觀蛟龍等一戲,眾面倉惶獨無怖。

    152 《趙子禮勸農回有詩和者盈軸然皆頌德詩非勸農》 宋·鄭剛中

    山鄉窮甿不知春,齒莽這種那復耘。
    勸使一日臨郊坰,曰爾父老爾勿寧。
    勅書勸論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平。
    饋勻飲食煩廚兵,爾醉且飽其力耕。

    153 《公擇客于玉山簿尉之館忽有挽為宜黃之行者公》 宋·趙蕃

    我裾未洗閩山土,君駕柴車過茅宇。
    相從僅作一夕留,冒雨沖風何自苦。
    如君人才豈終滯,瑚璉要為清廟器。
    宜黃玉山俱作客,近湜何殊遠居易。
    我貧不得為君謀,恐君遠適關我憂。
    作詩寄示三徑蔣,并簡平生顧曲周。

    154 《演平渡度侄別入城》 宋·劉學箕

    前溪積雨浪拍天,人立沙頭催渡船。
    溪云貼水濕不起,岸柳凝愁絲亂牽。
    石泉涓涓響潤谷,山樹濯濯延云煙。
    客程東西風袂翩,去者自去還者還。

    155 《壽漕使者帥黃大監》 宋·程公許

    金華仙人紫綺裘,朝戲三山暮十洲。
    偶經劍浦弭節留,浪花噴雪躍虯。
    海若禠氣馮夷愁,精英為公一日收。
    義理之窟探魯鄒,詞章之工近韓歐。

    156 《二禽》 宋·方岳

    鵲噪令公喜,鴉噪令公怒。
    福兮挽不來,禍兮推不去。
    咄哉之二蟲,於爾竟何與。
    茅檐新雨晴,鵲聲哢圓嗉。

    157 《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宋·李昴英

    海瀕老同年,五載依宇下。
    春風舞蓑笠,愛日曝田舍。
    喜無撞熱衷吏,追逐款段馬。
    劇談許絛褐,得趁公余暇。

    158 《過屈平昭君故宅》 宋·張嵲

    夔州之山皆入云,夔女寢陋男不文。
    山川歷歷應如舊,昭君屈平猶荒村。
    三百篇后無繼者,始作離騷紹風雅。
    君門九重難叩閽,欲登閬風聊蹀馬。

    159 《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宋·陳文蔚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
    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山川風氣頗相等,挾剛負險不可摧。

    160 《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 宋·方回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
    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今毫吮沁水。
    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
    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 關于不平者的詩詞 描寫不平者的詩詞 帶有不平者的詩詞 包含不平者的古詩詞(13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