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常好的詩詞(938首)

    121 《題清江常宰道院》 宋·王炎

    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臨民用笞箠。
    孰知官府本無事,獨恨庸人擾之耳。
    臨邛有客腰銅章,三年為吏先慈祥。
    老農共說長官好,桑柘陰中民小康。

    122 《太常引·云舒霞卷妝濃》 元·許有壬

    云舒霞卷妝濃。
    倒影水天紅。
    池轉小臺東。
    又一種、娟娟玉容。
    仙肌綽約,奇芳清遠,浮動不晶宮。
    一笑對衰翁。
    好同赴、廬山社中。

    123 《太常引·云舒霞卷妝濃》 元·許有壬

    云舒霞卷妝濃。
    倒影水天紅。
    池轉小臺東。
    又一種、娟娟玉容。
    仙肌綽約,奇芳清遠,浮動不晶宮。
    一笑對衰翁。
    好同赴、廬山社中。

    124 《木蘭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韻》 元·許有壬

    嘆流光如水,又分破,一年秋。
    柰妒雨癡云,良宵佳節,不遂登樓。
    山川滿前圖畫,幸故鄉無復有新愁。
    風物催成老境,乾坤付與雙眸。

    125 《木蘭花慢 和杜德常中秋韻》 元·許有壬

    嘆流光如水,又分破,一年秋。
    柰妒雨癡云,良宵佳節,不遂登樓。
    山川滿前圖畫,幸故鄉無復有新愁。
    風物催成老境,乾坤付與雙眸。

    126 《太常引 用同年歐陽原功韻,贈相師陳壺秋》 元·許有壬

    年來詩筆尚能神。
    但無柰、舊時貧。
    天地一閑身。
    且不在、青云后塵。
    壺秋眸子,野人心事,相對好敷陳。
    山酒正清醇。
    要茅屋、朝朝是春。

    127 《太常引 用同年歐陽原功韻,贈相師陳壺秋》 元·許有壬

    年來詩筆尚能神。
    但無柰、舊時貧。
    天地一閑身。
    且不在、青云后塵。
    壺秋眸子,野人心事,相對好敷陳。
    山酒正清醇。
    要茅屋、朝朝是春。

    128 《臨江仙 大葫蘆,先生出,常背此以貯酒也·》 元·王哲

    每向街頭來往走,誰人識此葫蘆。
    長盛美酒豈須沽。
    時時真暢飲,日日不曾無。
    自是一身唯了事,相隨肯暫離余。
    杖頭挑起*江湖。
    一船風月好,千古水云舒。

    129 《太常引 為萬奴總管壽》 元·王惲

    重于山岳藹如蘭。
    喜一旦,得同官。
    裁*笑談間。
    道不似、當年將壇。
    一年好處,中秋節近,涼露洗金盤。
    丹桂月中看。
    尺耐得、人間歲寒。

    130 《蔣御醫黃頭月桂圖》 明·李東陽

    一月一花開,開時月常好。
    黃頭少年何翩翩,每見花開被花惱。
    紅顏繡羽紛葳蕤,暖風吹春春力微。
    芳心艷影莫相妒,共保春光在遲暮。
    君不見江花欲落江水深,憑仗黃頭過江去。

    131 《飲士常新居和席上聯句韻》 明·李東陽

    寂寞官曹似隱居,清風時動一床書。
    花應旋種欄將滿,客不頻來席尚虛。
    詩好忽驚傳錦字,酒狂真欲換金魚。
    多情愧有東鄰卜,已辦城西款段車。

    132 《春半久雨走筆五首》 宋·方回

    耳焦發禿四肢枯,年近非熊異壯圖。
    見識漸高詩□□,精神常好酒相扶。
    地輿茂育元非有,天宇空虛不是無。
    自笑太倉中一粒,夢魂夜夜侍都俞。

    13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4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3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36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37 《瀧岡阡表》 宋·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
    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138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39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140 《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 關于不常好的詩詞 描寫不常好的詩詞 帶有不常好的詩詞 包含不常好的古詩詞(9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