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來御史府,坐榻不如初。曾是父坐處,而為子敢居。
封侯誰不愿,顧我獨何心。為憶父所愛,偏於少子深。
不愿諸侯友,那容天子臣。貞乎寧絕俗,隱也不違親。
膽醫顏母疾,藤療解親風。忽不見童子,俄然失老公。
何怙復何嘗,銜悲問彼蒼。蒼蒼不可問,重使我心傷。
事親苦日短,為子愿為兄。懇懇報劉語,令不涕泗橫。
不誅人厭已,而恕子祈親。賢矣李觀察,今無復此人。
父母之愛子,心乎惟疾憂。可能不自愛,而忍使親愁。
姬泣賊由于,子辭必罪姬。為憂君不樂,寧死莫君知。
執親之喪者,可沐浴其身。不待石祁兆,知非佩玉人。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諄諄愛日語,楊氏豈欺予。
食藜殊列鼎,負米異重茵。不待今朝養,傷哉昔日貧。
犬馬何以別,斯言似太深。深言變養者,可不敬於心。
子於親在日,叱咤不聞聲。既曰見而說,應無學未能。
幾諫勞不怨,明明載魯論。未應小弁作,得并凱風言。
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禮雖弗敢過,哀若未忘何。
蠶婦指蠶葉如縷,愛之何啻珠玉比。呼奴勤向帳前看,夜臥摩寧三四起。未必便能絲掛體,睠焉于懷有真喜。人人辦得此時心,推而廣之豈不美。
越王城北唐朝寺,千間老屋摧風雨。塔影凌空落鑒湖,劫初鈴子丁東語。久無本色住山人,愁殺檀門許元度。剝否窮時復泰來,選差鐵面頑翁住。
齒豁頭童,眼昏耳聾。不忘所嗜乾屎橛,未忍輕拋栗棘蓬。以此踞叢林,以此濟貧窮。只緣真實不脫空,故得孝子慈孫寫真而繪容。
春風元逐土牛來,欲去金錢買不回。莫道鶯花拋白發,且將蠶豆伴青梅。落花流水辭梁苑,芳草斜陽上楚臺。孝子不嫌閑寂坐,綠陰如屋兩三杯。